□穆丹
在你郁闷、伤心的时候,什么方法可以让你摆脱坏情绪,重拾快乐?——这是我参加心理沙龙时,主持人提出的问题。我静静地思考,在记忆中搜寻答案。脑海中首先浮现的是书架上那套《席慕蓉诗集》,一共六册,这是我买来收藏的,崭新如初,极少翻阅,只有在我心情烦闷无力排解的时候,才拿出来,随便翻到某一页,那些诗句轻轻浅浅地映入眼帘,如朋友的倾诉,如爱人的低语,温柔地包裹着受伤的心,很快,我就重归平静和欢愉。较之于目的鲜明、能量满满的心灵鸡汤类文章,我更偏爱于通过诗歌舒缓身心,几个字、几句话,蕴含着深远的意境,它需要你放慢脚步、抛开杂念细细品读,融入其中,方能解开诗中的密码,而这个过程中,已不知不觉地解开了心结。正如冰心如是评论泰戈尔的诗“你以快美的诗情,救治我天赋的悲感;你以超卓的哲理,慰藉我心灵的寂寞”。诗歌就是有这种魔力,它让人快乐、安宁,让人对生活和生命充满希望。常读诗的人,生活中也时常渲染着诗意。我喜欢充满诗意的生活,它总是不经意间带给我惊喜和感动。
记得儿子很小的时候,哄他睡觉,唱了好多儿歌,他却依旧哭闹不止,我的心情也随之烦躁。屋内灯已关,一片黯淡萧索。蓦然地,我睹到了到窗外清冷的月光,它们兀自洒向大地、落满窗台,斑驳的树影在风中摇晃,暗香浮动、月满枝头。我忽然想到了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不自觉地哼唱,存留在记忆中的词句在月色的衬托下鲜活生动起来,悠扬婉转的曲调在夜色中流淌,月光变得温柔,我的周围被一片祥和萦绕,儿子也不再哭闹,在我的浅唱低吟中缓缓入睡,嘴角带着不易察觉的微笑。夜凉如水,心静,亦如水。
有时候,诗意出现的猝不及防,却让人一见钟情、过目不忘。记得有次读庆山的文集《得未曾有》,满怀期待地希望在书中发现可心的句子,读完一个章节后却有些失望。我百无聊赖地翻动着书页,倏地,某个章节的标题闪入眼帘——“拾花酿春”这四个字一瞬间捕获我心。多有诗意的词语啊,尤其是“酿”字,用的极为精妙。我仿佛闻到了春天的气息。刚出蕊的小花,探出枝头的嫩芽,泥土中裹挟着潮湿的味道,再搭配三寸日光,可不就是“酿”出了春天吗?草长莺飞、燕子呢喃,一切景象似乎就在眼前。我叹服于作者精妙的构词,文约意丰,充满了诗情画意。
诗意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中,当时间、空间和各种感官交织在一起,而你恰巧存在于其中可以体察它的时候,就是诗意。秋天,树叶飘落,路人行色匆匆,只有你放慢了脚步,看到其中一片叶子以何种姿态缓缓坠落,你看清了它的纹路、颜色、和它身上细微的尘土,你觉察到它的美丽,这一刻,就是诗意。冬日的夜晚寒风凛冽,你堵车在路上寸步难移,汽车鸣笛此起彼伏,车里的你却忽然想到了“绿蚁新焙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这一刻,就是诗意。诗意并非不食人间烟火的高冷,也不是远离世俗尘埃的淡漠,而是在锅碗瓢盆的碰撞中,在柴米油盐的琐碎中,发觉其中的美好,并带着这份美好,满怀善意和感恩地生活。心有沉香,何惧浮世。诗意就是我们心底的沉香,散发着细细袅袅的香气,焦躁时,可安神;落寞时,可抚慰;欣悦时,可相伴;畅快时,可怡情。让我们带着心底的芬芳,绽放诗意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