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时评
本版新闻列表
 
下一篇
2016年12月9日 星期

根治“挂证”乱象 监管不能悬空


□张友江

一张建造师、结构师、给排水工程师等职业资格证书出租、挂靠,每年可获得上千元甚至数万元“挂证费”。近期,住建部、环保部等部委陆续通报多批违规“挂证”机构与人员,多地也专项清理整顿职业资格“挂证”现象。(详见12月7日本报14版)

近年来,证书挂靠现象在建筑行业和一些项目建设中十分普遍,只要在网上随便搜一下证书挂靠,可能就会看到一两千万条相关信息。尽管多地也专项清理整顿职业资格“挂证”现象,但似乎效果都不太理想。 

从证书挂靠乱象的成因不难看出,首先,逐利当然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花费数万元取得的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可能出租证书一年即可收回成本,在利益驱动下,证书挂靠乱象当然就会禁而不止。其次,一个原因是人才短缺和人才评价制度的不完善。再就是,证书挂靠风险较低,查处打击不力,甚至存在监管悬空现象。 

事实上,如此断言并非空穴来风。从报道中可以发现,在重点整治之下,居然有人为大型环评项目专门成立公司操作资质挂靠,还有的将触角伸向监管暂时没有覆盖的领域,其基本手段是,有人专门为大型环评项目成立一个公司挂靠资质,项目完成后就把公司注销。这样的一锤子买卖即使出现问题,也找不到编写环评的相关责任人。这样一来,势必会导致监管悬空的现象。  

因此,整顿职业资格,杜绝证书挂靠,除应反思人才评价制度外,重点是监管不能悬空。

首先,应充分考虑人才评价机制的科学性以及有效性,引导人才的培养和人才流动向市场需求比较高的领域转化,才能保障各类资格证书的质量和有效性。  

其次,相关部门更要反思监管是否到位。尤其在一些容易导致监管悬空的大型环评项目中,相关部门应有全程跟进的监管措施,从资质审核、招标监管入手,增强监管的针对性,加大监管、处罚力度,一旦发现有“挂证”行为,不但要处罚借证的企业,还要处罚“挂证”的个人,对违规人员处以撤销注册、罚款等措施。只有这样,才能有效防止企业和个人弄虚作假、租借资质。

总之,根治“挂证”乱象,需要加强信息联通,实现职业资格证与社保、纳税等信息的无缝比对,加大对违规“挂证”的查处、惩戒力度,提高违法违规成本。只要监管不悬空,相信职业资格“挂证”一定能落地。


下一篇
Copyright@1984-2006 China water transport. All Rights Reserved.
漯河日报社 版权所有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