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年贺岁档,电影上映之前多有轰轰烈烈的宣传攻势,相比之下,今年几部电影似乎都“隐藏”得很深。12月中下旬,张艺谋的《长城》、程耳的《罗曼蒂克消亡史》、成龙的《铁道飞虎》以及王家卫监制的《摆渡人》将陆续上映,但从目前的预售和宣传热度来看,似乎都没有映前就已大热的趋势。业内人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从这两年的情况来看,贺岁档那种不可一世的地位正在逐渐下降,热度也不如以往。
张艺谋搜罗中外大咖 《长城》贺岁颇有竞争力
去年的贺岁档曾涌现《老炮儿》《唐人街探案》等口碑与票房双丰收的“黑马”,今年会不会有黑马呢?虽然12月聚集了多达48部影片,但真正有竞争力的没有几部。一众影片中,前景最好的首推张艺谋的《长城》。
《长城》是在中国拍摄的最大规模的中外合拍片,尽管从故事上看,它依旧是典型的“西方怪兽片”套路,但从目前提前放出的预告片看,张艺谋再次运用了自己最擅长的中国元素、色彩组合,让影片充满浓厚的东方韵味。此外,演员阵容更是一次性囊括了马特·达蒙、佩德罗·帕斯卡、威廉·达福、刘德华、张涵予、景甜、鹿晗、彭于晏、林更新、郑恺、黄轩、陈学冬、王俊凯等人,这么多偶像明星排排坐,显然很适合全年龄段的观众。
作为世界电影圈公认视觉大师的最新作品,《长城》在保证了好莱坞特效片的一贯水准的同时,难能可贵地将张艺谋的独特印记深深烙在了影片中:鲜明的色彩对比运用,仪式感极强的镜头,以及难度不小的大场面调度,彰显了张艺谋作为一位曾执导过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的大导演应有的水准。
尽管今年暑期档,由成龙主演的电影《绝地逃亡》票房不佳,但综观以往,成龙大哥在“贺岁档”的票房号召力那绝对是一流的。他的电影基本上是老少咸宜的合家欢,由他主演的《铁道飞虎》依然有不错的喜剧色彩。
而《罗曼蒂克消亡史》在演员阵容上非常强大,与《长城》更青睐于“小鲜肉”不同,该片所选择的演员基本还是以传统中生代“戏骨”为主,包括葛优、章子怡、杜淳、袁泉、闫妮、倪大红等。其中,葛优一向都是“贺岁档招牌脸”,近年来更是鲜少露面,让影片多了一些卖点。该片导演程耳,虽然不多产但实力不俗,前作《边境风云》让人印象深刻。
贺岁档地位正下降 今年的贺岁片普遍很低调
中国电影市场持续快速增长的这10年,贺岁档此前一直是“兵家必争之地”。不过近年来越来越凸显的情况是,贺岁档已未必是争夺票房的黄金收割机,其不可一世的地位正在下降,热度也不如以往。
就拿今年贺岁档来说,其中不乏张艺谋、成龙、葛优等国内最具票房号召力的电影人,类型上既有中外明星云集的爆米花大片《长城》,也有主打文艺范的《罗曼蒂克消亡史》,还有成龙招牌动作喜剧《铁道飞虎》,王家卫时隔数年重新尝试喜剧路线的《摆渡人》,应该说并不缺乏关注度。但奇怪的是,今年几部贺岁电影的话题热度都比较低,也没有任何有关影片口碑造势的消息。《铁道飞虎》情况也很相似,宣传不猛、话题也不多。《罗曼蒂克消亡史》相对要忙一些,演员们或多或少都在落地做宣传。
说起《长城》,张艺谋只于12月6日在北京出席了首映活动,全体主创一起参加,除此之外并无其他宣传造势活动。想当年,张艺谋的《金陵十三钗》还未上映,各种话题就已不断。那么如今这部新片《长城》究竟讲了一个什么故事呢?
影片其实是用大量的中国元素,包装了一个架空的奇幻故事:马特·达蒙扮演的欧洲雇佣兵威廉和同伴为了窃取黑火药来到古代的中国,在被囚禁长城期间,一拨又一拨可怕的掠食生物将这座巨型城墙重重围住,而威廉因为优秀的射茶杯箭术脱颖而出,加入了由中国精英勇士们组成的大军,共同对抗怪兽“饕餮”。简而言之,影片讲述了一个古代中国人联手外国友人,在长城上携手痛击外星生物,一同保卫家乡的正能量故事。晚综
延伸阅读
小档期成功分流 贺岁档风光不再
有第三方平台统计显示,从2010至2015年,贺岁档突破10亿元的影片仅有2012年的《泰囧》和2015年的《寻龙诀》。原本“淘金”呼声很高的贺岁档,近两年来越发显出疲态。而在历年贺岁档中,即使像冯小刚、姜文这样的老牌导演,无论是从《非诚勿扰2》到《私人订制》,还是从《让子弹飞》到《一步之遥》,有票房的高低也有口碑的两个极端差。这也从一个侧面论证了贺岁档未必就是高票房的百分百保证,影片的票房最终还是要靠电影品质说话。
这两年,一些与节日挂钩的档期拥有的市场容量被开发出来,最明显的是春节档、五一档和国庆档。以2014年为例子,票房最高的《心花路放》来自国庆档,随后的《西游记之大闹天宫》和《爸爸去哪儿》都来自春节档。而就去年来说,票房最高的《捉妖记》瞄准的是暑期档,排在第二《港囧》来自国庆档。
业内人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现在许多影院建设都覆盖到三四线甚至五线城市,那些生活在一二线城市并养成了观影习惯的观众,回家过年时也会有习惯去当地的电影院看一场电影,从而促使了春节档的火爆。而“小长假”也催生了一些小档期,许多人在五一和国庆,都会选择放弃出外游玩,就近到影院看一场电影,放松心情。
此外,当越来越多的电影在其他档期赚得盆满钵满之后,片方对贺岁档也就不再那么执着。而众多大片分流到各个档期之后,也会让很多观众造成“错觉”——好像今年的贺岁档片子有点平庸,并不如以往精彩。业内人士认为,电影的分流对市场来说其实是好事,避免众多影片一窝蜂式的自相残杀,观众在观影选择上也更趋于理性。
晚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