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图 本报记者 王 辉
12月4日下午3点50分,81路(黄河广场—刘孟)公交车上,一名男高中生突然发病,心脏骤停,公交司机谷培林用刚学两个月的急救知识,第一时间对病人施救,为病人的后续治疗抢得了“黄金时间”(详见本报12月6日07版)。
事实上,该男孩所患的是暴发性心肌炎,异常凶险,一旦发病往往凶多吉少。了解病情真相后,男孩的父亲潘新良12月23日下午,专门委托本报记者向第一时间施救的司机谷培林以及医护人员表示感谢。
病因 患上暴发性心肌炎
“俺孩儿好端端的,怎么会犯这种病。”12月23日下午,一见到记者,潘新良就伤感地说,“孩子的病因已经查清,医生说他得的是暴发性心肌炎,这种病来势凶猛,也就是一瞬间的事。”
患病的男孩叫潘帅杰,今年16岁,郾城区新店镇前丁村人,正上高中。发病时,他正乘坐公交返回学校上课。12月6日,他被紧急转往河南省人民医院进行救治。“孩子平时也没检查出来心脏病,家族里面也没有人患过这种病,当天中午他还在家喝了两碗面条,咋会说发病就发病呢?”潘新良说。
记者了解到,暴发性心肌炎是病毒性心肌炎中的一种,会使患者突然出现恶性心律失常,诱发猝死。它令人防不胜防,发病率不高,但病死率高达70%以上,被称为凶险的“绝命杀手”。各年龄段都有发病,但少年儿童及青壮年是好发人群,主要由柯萨奇病毒、埃可病毒、巨细胞病毒等肠道病毒以及流感病毒所引起。一年四季均可发病,但在流感季节更容易发作,因此多见于冬春季节。
援助 全镇好心人伸援手
记者了解到,潘家家庭贫困,全家除了种田,就靠潘新良在外地打工挣钱。儿子发病时,他正在工地干活,闻讯后马不停蹄就赶了回来。为了救儿子的命,他已经花掉了30多万元的费用,其中大部分都是他从亲戚、邻居和朋友处筹借而来。
潘家的事在新店镇传开后,一些好心人也纷纷向他们伸出援手。前丁村组织全村村民捐款,新店镇蓝精灵幼儿园也组织爱心捐款活动(如图),为他家募集了爱心善款5000多元。
“感谢全村的老少爷们,还有这些幼儿园可爱的孩子们,大家的每一份爱心,我们都记在心里。”面对好心人的帮助,潘新良感激不已。据介绍,目前潘帅杰心脏和呼吸已经恢复正常,由于脑中仍有积水,意识还没有完全清醒过来。
追访 “急救知识真没白学”
在采访时,潘新良也一再要记者向公交司机和参与救援的120医护人员表示感谢,“我前段时间一直在医院陪儿子,这几天回来筹钱,一直还没来得及向人家感谢,多亏他们救了俺孩儿一条命。”
得知潘帅杰目前恢复良好时,事发当天参与救援的81路公交司机谷培林昨日也欣喜地对记者说,“看来,这急救知识真没白学啊!”
“两三个月前漯河市第三人民医院的急救人员,给我们公交集团的司机和乘务员进行过心脏复苏、人工呼吸等知识的培训,这次刚好用上了。”谷培林说,“当时也没考虑那么多,救人是第一位”。
“当时我们赶到后发现心电图显示呈直线,男孩已经停止了心跳和呼吸,就赶紧进行吸氧、电除颤、体外心脏按压、简易呼吸器辅助等心肺复苏术急救,没想到20分钟后这名男孩奇迹般的恢复了心跳和自主呼吸。”在现场参与救援的市三院医生告诉记者,心脏停止跳动后的4~6分钟以内被称作“黄金救援期”,像潘帅杰这样近半小时后还能恢复心跳的情况还不多见,这与司机、乘务员前期的急救有很大关系。
“前不久在市公交集团对驾驶员和乘务员开展了心肺复苏、创伤急救等知识培训,以便在车辆行驶中发生突发性疾病时能够及时救助,没想到急救知识这回派上了大用场。”市三院的有关负责人说,医院做免费急救培训已经持续了好几年,相继在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社区等地方做了30多期的急救培训。
“目前全市多家医院开展了急救知识进单位、进社区、进公交等活动,传授广大市民的应急急救处理知识。”市卫计委的有关人员说,日常生活中,意外伤害很难避免,如果我们不及时医治或者操作不当,很可能会对自身或者他人造成伤害。所以,掌握一些急救常识是非常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