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6日上午,在源汇区顺河街办事处戏楼后街社居委,一位老人正在和一个年轻人拉家常。社区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这位老人叫吴秀珍,已年近70岁,是一位退休的社居委主任,退休以来一直热心社区公益,关心社区事务,给居民们办了不少好事。
吴秀珍在与社区居民拉家常。
□文/图 本报记者 吴艳敏
见习记者 姚晓晓
居民看见她格外亲切
吴秀珍1978年就在戏楼后街社居委工作。2006年,吴秀珍老人退休。退休后她坚持帮助邻里,把社区群众的冷暖放心上。
每天早上吃过饭,吴秀珍就会到社区转圈,看谁家需要帮助,有啥需要调解的没有。吴秀珍告诉记者:“过去,我是社居委的老主任,退休之后,我还是社居委的一员。只要社区有事情要帮忙,我立马就会赶到这里。”
如今吴秀珍走在戏楼后街社区,居民们看到她,都会热情地上前和她说几句话。“从民主路到东大街,有时我得走上两个小时。居民们都太热情了,看到我就停下来唠一会儿家常。这不,今天来社居委领社保卡,遇到过去帮助过的困难户,非要让我去他家吃饭。”吴秀珍告诉记者。
“我们家比较贫困,当时秀珍姨给我们家办了低保,解决了生活问题。秀珍姨是个特别热情的人,现在,看见她我就觉得格外亲。这里很多居民都觉得秀珍姨可亲切了。”张先生说。
“吴主任是咱们社居委的老主任了,退休后一直关心社区工作,在社区有很强的号召力。”采访中,戏楼后街社居委主任王锐敏对记者说,吴秀珍退休后也经常到社区来,常常会向他们提出一些可行的建议。
对此,吴秀珍却认为自己只是做了该做的小事,“退休在家能干点啥?就干些小事情帮助大家吧。”吴秀珍说。
读书看报关心时事
说起吴秀珍老人的爱好,老人的儿子王先生介绍,老人喜欢看书、读报,很关心时事。
记者走进吴秀珍老人儿子开的童鞋店内,迎面看到一张桌子,桌上收拾得十分整齐,老人阅读过的一摞旧报纸叠得方方正正。吴秀珍老人告诉记者,她爱读《漯河日报》《漯河晚报》《大河报》等报纸。“其中,最喜欢阅读《漯河晚报》,看完后还将有用的信息收集起来,并记到本子上,随时翻看。”
“在老人退休后,报刊是精神食粮,每年我都会给母亲订阅好几份报纸。每天读书、看报已经成为她的习惯。她平时还带动孙女一起看报学习,经常教育我们也要看报纸、看新闻。”老人的儿子王先生告诉记者。除了通过报纸关心国家大事,老人还爱看《新闻联播》等电视节目。
吴秀珍老人有一个儿子和一个女儿,都非常孝顺,一家人和和睦睦,其乐融融。“现在的生活我很知足。退休了,就自己找点乐子,到社区里转转,帮社居委做点事儿。”吴秀珍说,退休虽曰“退”实则也是“进”,是一种新生活的开始。她在晚年生活中找到了快乐,也感受到了生活的无限魅力。
本版以真诚的视角关注老年人的生活及身心健康,为老年人提供展示自我的平台和与同龄人沟通交流的窗口。老人之间、邻里之间的温情故事,老夫妻患难与共的亲情爱情,或心灵手巧、有一技之长的老人……若你身边有这样的线索,请联系我们。
联系电话: 139380399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