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桂梅
我家在舞阳县保和乡上澧村,这张照片是2000年7月底一场洪水过后,在家门口拍的。
2000年7月底,天空仿佛被雷和闪电撕开了口子,大雨倾盆,一场洪水袭来,淹没我们的家园。洪水来得太猛,我们甚至来不及收拾东西,全村人就在村干部的带领下,全部集中到舞阳县政府大院里,工作人员给我们发放了方便面和火腿肠,还有好心人捐赠的包子和馒头。第二天,阵雨停了,留下老弱病残和幼儿,其他人返回收拾家园。
我和丈夫一大早就急匆匆往家赶。我们养殖了700只柴鸡,再有一个月就能出笼销售了。我们拦了一辆货车回到距离上澧村东二里远的地方,这里地势较高,没有进水。从这里往西是低洼处,从上澧村东到上澧河桥西,全是一片汪洋。
要进上澧村只有通过一条公路,这是条省道,洪水在公路上像蟒蛇一样往东北方向翻卷。
这时已经快到中午了,大雨虽然停了,小雨还在下。公路上聚满了村民和车辆。因为水大,抢险救灾的战士不让我们进村。一大片白花花的水浪扑到上澧村东的公路上,水势还在往上涨。
我看到战士乘十几只救生船,还有用轮胎做的木筏,驶向村内,看有没有遗留在村里的孤寡老人。
看进不了村子,我只好抱着小女儿回了娘家。后来听丈夫说,他会游泳,和村中几个壮小伙手拉手趟过没腰的洪水进了村。我们村的前街水大,据说水最大时有两米多深。等丈夫回到家时,水已经下去了一半。丈夫打开东屋门,一下子惊呆了:300只公鸡全部淹死在鸡笼里。
再去看另一个房间,几百只母鸡挤在一起,因房门关闭,出不去,大部分被压死或淹死,看着又是心疼又着急。他连忙把屋子里的污水排出去,把死亡的母鸡一篮一篮往外运,准备深埋。
到了下午,洪水全部退去,左邻右舍都赶了回来,大家看被压死的母鸡还能吃,动手把它们炖了一大锅,十几个人美美吃了一顿。
第三天,丈夫把大女儿从县城接回家,我和小女儿也赶到家里。
我们推开堂屋门一看,桌椅板凳都挪了位置,大衣柜小书桌横躺在地下,被子和衣服都被泡湿了,屋里污泥有半尺多厚。
再到小屋一看,一股酸溜溜的气味扑鼻而来。粮食圈全崩开了,小麦洒落一地,被污水泡胀,正在发芽。我们把好一点的麦子装起来,拉出去暴晒,把出芽的麦子清理出去,再打扫屋子。
幸好房屋是水泥砌的墙,没有倒塌,只有角落里裂了一条长长的缝隙,几袋饲料和几袋玉米泡水后正在发馊。这场突如其来的洪水,让我家损失了上万元,真的是连老母鸡都赔进去了。
我们打扫了几天几夜,终于把污泥清理得干干净净。然后,我们一家人——我们夫妻俩、大女儿和小女儿,在清理干净的家门口,拍下了这张照片。现在我从这张经历过16年岁月、已经发黄的照片上,看到当时我们的笑容明媚温暖,丝毫没有灾难的痕迹。
第四天,大街上垃圾遍地,鸡鸭鹅死了一大片,来不及收拾就腐烂了,臭气冲天,破衣服和鞋袜挂满大街小巷,到处是苍蝇和蚊子。我们无处躲闪,只好白天夜晚不关电风扇,只要一出门,回来就是一身疙瘩。
第五天,上级领导派来了医疗队,发放了消毒液、清凉油、风油精等,还有矿泉水。村里村外还有深井里,到处都是消毒液的气味,苍蝇蚊子少了,我们慢慢恢复了往日的生活。
那一周,政府每天都发放雪白的馒头、方便面,还有火腿肠。一方有难,八方支援。虽然经历过灾难,我们内心并没有太多的恐惧,因为我们明白,洪水无情、人间有爱,当洪水退去,家园美好如昔。
老照片的故事征稿
在渐渐远去的岁月里,老照片为我们保留很多美好记忆。每当打开泛黄的相册,那动人的笑靥,浮动着岁月的痕迹;那恍若隔世的背景,见证着环境变迁。白驹过隙般的光阴,在镜头里定格;沧桑流年里的深情,在老照片里一帧帧呈现。欢迎来这里讲述老照片的故事,让我们一起聆听生活的迷人回响。随文请附老照片,图像要基本清晰。
投稿邮箱:13938039936@139.com
联系电话:139380399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