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2017年,古装剧在国内荧屏不断华丽嬗变,从历史正剧到言情宫斗,再到古装题材大制作,以不同的形式与国外观众产生交流,从《还珠格格》到《琅琊榜》等,可是,国外观众到底是怎么看待咱们国产的古装剧呢?记者就此话题采访了业内人士。
外国观众说观感 “好人”和“坏人”泾渭分明
去年在美国影视字幕网站VIKI上,“中国电视剧”的分类位居亚洲电视剧的四大分类之一,涉及剧目多达620部。搜索排行位于前列的剧集包括《琅琊榜》《盗墓笔记》《伪装者》等。像英国小伙子李轶睿就在知乎网站发帖说,“中国古装剧的优点在于:能够反映很多家庭的和朝廷内部的矛盾,以及时代背景下的各种文化现象。很多写欧洲历史的电视剧都没有做到这一点。”
在一些老外观众看来,如果要说与西方历史剧的区别,比较明显的就是“很多角色没有多元化”。“从头到尾,角色的性格和表现方法并没有多大的变化。观众很容易便能猜到他们在新场景遇到新问题会说出什么话来。剧中明显分出一批好人和一批坏人;要么黑要么白,不太容易见到好坏难分的角色。还有一点就是老百姓平民角色不多。”
业内人士说变化 受市场关注,但利润不高
记者还从某电视剧海外版权公司了解到,以前国产电视剧在国内很火,但是国外市场未必会关注,主要还是由于国内影视制作与国外还有一定水准差距。
早些年间,国产剧“留洋”基本上都是被引进到东南亚,或者中东、非洲等地。但随着中国对外资金投入能力的不断提高,国产剧也逐渐受到国外市场的关注。
目前输出海外版权的方式除了一次性卖版权给国外的电视台,就是将版权卖给国外的一些公司,采取保底分成的方式获取利润,但是总体利润并不高。
国外制片说差异 不喜欢被情节虐来虐去
业内人士告诉记者,当《伪装者》和《琅琊榜》在国内差不多同步火爆时,也迅速打入国际市场。但欧美观众的审美偏好就与我们截然不同。“当国内朋友圈粉丝都在迷胡歌和王凯的时候,欧美观众看中的却是黄维德出演的誉王一角。”
在欧美观众看来,《琅琊榜》中,誉王虽然最终是一个机关算尽的失败者,但他的心理变化更能被人理解,至于一直在谋略计划、天马行空的“梅长苏”,外国观众认为他的成功更像是导演赋予了“神力”。“他们喜欢誉王的原因是,认为他靠的是自己,但梅长苏靠的不仅是自己。这种审美逻辑大概中国观众非常难理解。”
在好莱坞制片方看来,面对竞争对手,当对方弱的时候,就应该灭了他——当中国观众被这种“虐”的情节折磨得死去活来时,剧作者应该很享受“左右”观众心理的这个过程,但在老外看来,所谓心慈手软就是一种“虚伪”。
除去文化差异与相互磨合,坚持自身作品的文化品质和商业价值,还是提高文化输出的关键所在。
晚综
《琅琊榜2》开机 黄晓明担纲主演受质疑
延伸阅读
如今内地荧屏“无大题材不成剧”,但同样是大题材命运却大不同。能像《琅琊榜》这样成为年度现象剧的屈指可数,也因此《琅琊榜2风起长林》日前开机,立马引来网友围观,其中质疑和担心的声音尤为突出,演员中黄晓明率先“躺枪”。
改编自海晏热门网络小说《琅琊榜》的同名电视剧,由孔笙、李雪执导,汇聚了胡歌、王凯、靳东、刘涛等演员,胡歌扮演的男主角林殊原本是赤焰军少帅,但一场大战赤焰军被奸佞陷害全军覆没,侥幸生还的林殊化身“麒麟才子”梅长苏为昭雪冤案、振兴家国,踏上了一条荆棘密布的夺嫡之路……该剧不但令胡歌等人迎来了事业的又一春,也令侯鸿亮、孔笙、李雪这一制作班底彻底打响。
也因此《琅琊榜2》的开机令诸多观众牵肠挂肚。去年10月剧组公布演员阵容和剧情简介后立马引发热议,去年年底随着该剧在浙江横店正式开机,网友质疑不绝于耳。虽然还是海晏担任编剧,还是制片侯鸿亮加导演孔笙的黄金搭档,但全新的故事与演员阵容令网友存疑。
据悉,《琅琊榜2风起长林》的故事发生于靖王之子、大梁新帝登基十余年后,此时梅长苏、靖王均已辞世,但前朝后宫权利角逐从未停歇,大梁边境亦风云再起,剧情围绕梁国长林王府二公子萧平旌调查其兄长林军副帅萧平章兵败案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