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张玲玲)在电视购物栏目上看到减肥产品广告后,市民黄先生心动不已,打电话买了一个疗程。试用无效,商家不仅不兑现当初“七天内无效退款”的承诺,还劝黄先生买另一款更贵的减肥产品。由于没有发票,他无法索赔。
“1月10日上午8点多,我又在一家省级卫视的购物节目中,看到这款减肥汤的广告,只不过销售电话不一样。”1月10日上午,家住市区辽河路西段的黄先生拨打本报新闻热线3139148告诉记者,他想通过自己的经历提醒市民,不要轻信减肥产品广告,以免上当受骗。
锻炼不见瘦 买减肥产品
黄先生今年43岁,身高1.72米,早前体重120斤左右。2001年,他出了一场严重车祸。因在医院治疗期间不能随便活动,出院时他的体重达200斤。
回家后,随着身体逐渐康复,黄先生开始锻炼身体减肥。
“每天早上在小区走一个小时,晚上在跑步机上锻炼。”黄先生说,但是,天天锻炼却不见瘦,他的体重毫无变化。
2016年9月,黄先生在电视上看到一个广告,画面上宣传的减肥产品令他心动不已。随后,他背着家人拨打了销售电话。
“电话没人接,不过一会儿对方回了过来。一名声音甜美、自称王琪(音)的女孩说,广告上面的那款减肥产品售价为1700元。我嫌贵,她又推荐了一款价格为700元的减肥汤,说服用后每天能减1~2斤,七天无效后全部退款。”黄先生说,他喝了一天后没有效果,就给对方打电话,对方称再吃三天试试。连喝三天,还是不见效果。他再打电话,接电话者变成了一名男士。
“那个男士问了我几个问题后,说我的消化酶有问题,推荐我使用另外一种价格为1400元的减肥产品。我当时就要求退款,对方称如果购买这款减肥产品,会额外赠送一个疗程的减肥汤,而且会把发票一块寄过来,根本不提退款的事情。”黄先生说,“我感觉他们是骗人的,坚决不再买了。对方称会让王琪和我联系,但我至今也没有接到他们的电话。”
经销商在北京 没发票索赔难
1月10日,记者看到了黄先生所购买的减肥产品。产品标注为保健食品,自称具有减肥、改善胃肠道功能,但不能替代药物。每盒30小包,每包3克。
“感觉上当后,我就开始四处维权。我先将自己的遭遇写下来,投诉到食品药品监管部门的网站上,但我发现上面已经有不少关于这款减肥产品的投诉了。”黄先生说,由于购买减肥产品时没有索要发票等有效凭证,而且经销商是北京的一家商贸公司,所以想要维权困难重重。
又见减肥汤广告 提醒市民
“平时,老婆每周给我100元生活费,买减肥药的700元钱是我攒了半年的零花钱。知道我偷买减肥产品后,老婆把我的生活费减到了50元。”黄先生说,减肥没成功,钱也退不回来,生活费也减半了,对于购买减肥产品的事情,他后悔不已,以后再也不相轻信减肥产品的广告了。
“1月10日上午8点多,我又在一家省级卫视的购物节目中,看到了这款减肥汤的广告,同样的产品,只不过换了一下销售热线。估计还会有人上当。”黄先生说,他想通过自己的经历提醒市民,对于减肥产品广告,一定要提高警惕,不要轻易购买,以免上当受骗。
(线索提供者黄先生获50元奖励)
黄先生该如何减肥?
先检测血脂血糖 再管住嘴迈开腿
■新闻1+1
□本报记者 张玲玲
1月10日,就黄先生减肥的情况,记者咨询了市中心医院营养科副主任邓莹沛。
减肥不是单纯的减重。通过减肥产品减肥的方法是不科学的,也是不现实的,即使短时间内能减去一部分体重,很大可能还是会反弹的。
“黄先生想要减肥,就得先检查血糖、血脂、肾脏等有无问题。如果都正常的话,需要通过食用粗纤维、代餐等高纤维低热量的食物以及食用益生菌改善肠道功能,同时配合节食、运动等科学的方法,必要时做哑铃等阻抗性运动,从而增加肌肉比例,降低脂肪含量,最终达到减肥的效果。”邓莹沛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