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版:国内新闻
本版新闻列表
 
下一篇
2017年1月11日 星期
中小学2017年春季教材全面落实“十四年抗战”概念
抗战时间由八年改为十四年

“七七”事变时在卢沟桥头防御工事内的中国士兵。

近日,网络上流传一份《关于在中小学地方课程教材中全面落实“十四年抗战”概念的函》,其署名为教育部基础教育二司。文件表示,根据在教材中要落实“十四年抗战”概念的精神,要求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全面排查,凡有“八年抗战”字样,改为“十四年抗战”,并视情况修改与此相关内容。在2017年春季教材中全面落实。1月10日上午,记者向教育部基础教育二司证实了此事。

众所周知,在脍炙人口的歌曲《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中,就有这样一句歌词“他坚持了抗战八年多”。难道,这么多年大家都唱错了么?

抗战时间为何有两种说法

军事科学院军事历史研究所抗日战争研究组组长、研究员,抗战史专家岳思平表示,歌词中的“八年抗战”应该准确理解为全民族抗战。但全民族抗战并不能和中国抗日战争完全画等号。

长久以来,国内对于中国抗日战争的起点和经历的时间在认识上不尽统一。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两种说法:一是1937年说,从1937年“七七”事变算起,即中国进行了八年抗战;二是1931年说,即从1931年“九一八”事变算起,即中国进行了十四年抗战。

岳思平说,关于抗战与局部抗战、全国抗战的概念不能混为一谈。中国局部抗战,指的是1931年9月至1937年7月,主要是东北义勇军、东北抗日联军、部分华北和华中地区的中国军队抗战;全国抗战主要指1937年7月至1945年9月的全国抗战,亦称为全民族抗战。人们所说的“八年抗战”,实际上是指全国抗战,即抗日战争时期。而包括中国局部抗战和全国抗战两大阶段在内的中国抗日战争,则应是十四年抗战。

“十四年抗战”概念的由来

当得知“十四年抗战”概念将在中小学教材中落实时,岳思平表示说,“只有看清了八年抗战和十四年抗战两个概念之间的区别和联系,才能客观全面地把握国共两党在抗战期间的历史地位,才能正确认知中国抗战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历史贡献。”

与此同时,在岳思平看来,关于抗日战争和抗日战争时期,在概念上也不能混同。中国抗日战争是从1931年“九一八”事变算起的,而抗日战争时期是从1937年“七七”事变算起。众所周知,1931年至1937年,虽然在东北和华北、华中部分地区进行着抗日战争,但从全国范围来讲,毕竟还是局部的,而作为中国两股最大政治力量的国共两党主要进行的是“围剿”反“围剿”的阶级斗争。1935年华北事变后,中日民族矛盾逐步上升为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开始了由土地革命战争向抗日战争的过渡。

值得一提的是,这种战争与战争时期的概念区别也有类似的情况。如解放战争时期开始于1945年9月,结束于1949年9月;而解放战争则开始于1946年6月,结束于1950年6月。因此,只有把有关概念分清,才能准确地反映中国抗战从何年算起和共进行了多少年的问题。

晚综


下一篇
Copyright@1984-2006 China water transport. All Rights Reserved.
漯河日报社 版权所有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