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本地街区
本版新闻列表
 
2017年1月17日 星期

一群音乐爱好者的“交响人生”

在联欢会上,大家弹奏演唱自己创作的歌曲。

□文/图 本报记者 王 培

在我市,有这么一群热爱音乐的人,他们一起分享、交流音乐,一起探讨、学习,一起创作歌曲,他们因为音乐而相识并走到了一起,他们就是漯河原创歌曲歌友群的成员们。1月7日晚,在市区交通路南段一饭店包间内,群里的一部分人齐聚在一起,举行了一场小型的迎新春联欢会。

寻找志同道合之人

平时在市区很多广场,经常能看到一些音乐爱好者聚在一起吹拉弹唱,还会举行一些公益演出。其中有一位老人,他不满足于这样简单的演奏乐器,唱唱红歌。他想创作一些贴近民生的原创音乐,他就是已到古稀之年的陈鲁兴。

陈鲁兴是我市一家企业的退休干部,会拉手风琴、二胡、板胡,吹笛子,还能作曲、填词。

“我想结识有歌唱天赋造诣的歌手、有较高水平的作词者和器乐演奏人员,大家能在一起切磋技艺,探讨艺术。”陈鲁兴说,于是他建立了一个微信群,寻找志同道合的人,随着队伍的逐渐壮大,现在群里已经有三十多人了。

自己写的歌被搬上舞台

今年69岁的马文是歌友群里的词作者之一。

“我年轻的时候就喜欢写作,不过那时上班比较忙。”马文向记者介绍,退休之后,他把时间基本都花费在文学创作上了,目前创作出版了三部长篇小说。

“写歌词我刚开始也不太懂,后来向大家请教,慢慢地就开始自己创作。”马文说,歌词创作要贴近生活,要遵循一定的艺术规律,要保持心中的激情。

“有一次在人民会堂举行的晚会上,其中一首歌《漯河,我为你放声歌唱》就是我创作的。当主持人宣读歌曲作者,念到我的名字时,我心里很自豪,我的家人也为我高兴,小孙女还一直说爷爷真厉害。”

原创歌曲贴近生活

“一条大河波浪宽,风吹稻花香两岸,我家就在岸上住……”在晚会上,一首《我的祖国》赢得了阵阵掌声。演唱者连英是歌友群的成员之一,她从小爱好文艺,曾做过小学音乐老师。退休之后,她有了更多的时间,投入到歌唱事业中。在歌友群中,连英负责的工作很多,除了参加公益演出,她还要配合做好组织和培训工作。

“和耳熟能详的歌曲相比,唱原创有亲切感,更贴近生活,体现出草根阶层的思想。还是演唱歌曲的第一个人,更有一种自豪感。”连英说,下一步将尝试作词作曲,希望可以为我市原创音乐的发展尽一份力。

一路收获知识和快乐

结交了许多朋友,学到很多音乐知识,给生活增添了乐趣,日子过得充实而且丰富多彩。采访中,不少群友表示,在追寻音乐的道路上收获很多。

今年58岁的谷慧杰退休之后就跟着大家在广场唱歌,已经有七八年了。刚开始她只是看别人唱歌,后来就跟着慢慢学。“很感谢歌友群里的各位老师,一点一点地给我讲,对我帮助很大。特别是陈鲁兴老师,夏天那么热的天,一句一句指导我,让我很感动。”谷慧杰说。

李华也是歌友群里的成员之一。“我年轻的时候就喜欢这些,退休之后我就跟着广场上的人一起唱,也算是圆了年轻时的梦想。在这里我交了很多朋友,每天都是开开心心的。”李华笑着说。

在晚会上,曹清林的萨克斯伴奏引来大家一阵阵喝彩声。曾当过音乐老师的他喜欢弹奏各种乐器。在他看来,歌友群里都是志同道合之人,大家在一起探讨、演奏音乐,舒缓身心,心情愉悦。“我们的原创音乐团队正在逐渐壮大,希望能有更多的人加入进来,一起享受音乐带来的美好。”曹清林笑着说。


Copyright@1984-2006 China water transport. All Rights Reserved.
漯河日报社 版权所有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