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本地社会
本版新闻列表
 
下一篇
2017年1月18日 星期

女孩突患重病 师生捐款相助

同学们清点捐款。本报记者 齐 放 摄

本报讯(记者 齐 放)“感谢学校的老师和同学们,在千里之外还牵挂着诗笛,你们的爱心相助坚定了诗笛战胜病魔的信心……”1月17日下午,收到漯河高中南校区全体师生的46357元捐款后,远在北京的张诗笛的母亲张新霞,打电话给诗笛的班主任于金平,哽咽着表达感谢。

花季女孩突患重病

17岁的张诗笛是漯河高中三年级文科六班的学生。她戴眼镜,文静秀气,平时不爱说话,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

2016年10月,张诗笛感觉身体不舒服,时好时坏。2016年10月18日上午,正在上课的她突然感觉头痛、头晕,并出现呕吐。爸妈送她到医院,但病情未见好转。2016年11月1日,她被送到市中心医院诊治。9天后,她又被送到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在郑州,她的病情继续发展,后来一直在重症监护室治疗。“在送到重症监护室之前,孩子很乐观,只要有时间就按照自己制定的学习计划看书学习。”张新霞在电话中哭着对记者说,“孩子一直按脑膜炎治疗,但不能确诊。”

在重症监护室治疗近一个月,病情依然没有好转。2016年12月13日,诗笛又被转到北京301医院治疗。又一个月过去了,张诗笛头痛、头晕、呕吐的症状没有缓解,专家多次会诊也查不出具体的病因。“从郑州到北京,孩子一直没有离开呼吸机,肺部也感染了。”谈到孩子的病情,张新霞多次泣不成声。2017年1月10日,经多方打听,张诗笛又被转到北京航空医院治疗,但专家还是不能确诊病因,病情依然一天比一天严重。

学校师生捐款相助

“每天看着诗笛空荡荡的座位,大家心里特别难受。”张诗笛的班长刘宗毅对记者说,同学们决定组织一次捐款,表达对诗笛的想念和关心。

刘宗毅和班团支部书记吕景瑞商量后,把同学们的想法告诉了班主任于金平,并得到了肯定和支持。1月12日,三年级文科六班向南校区37个班级2600多名师生发出倡议:为张诗笛献出一份爱心,让花季女孩重返校园。倡议得到了师生们的大力响应。截至1月16日下午,共收到捐款46357元。于金平把这些钱汇给了张新霞。

“我在北京给大家跪谢了!”张新霞说,他们还收到了她工作的郾城实验小学4万余元捐款和丈夫所在的市公安局沙北派出所2万多元捐款。“这些关爱温暖着我们全家人,也增强了我们给孩子治病的信心。”

张新霞说:“给孩子治病,钱是第一大事。给孩子看病已经花去了50多万元,家里早已债台高筑。可是让我们无助的是,具体病因仍然没有确定。之前的试验性治疗已经拖垮了孩子,现在诗笛因为颅压高,头上插着导管引流积液,眼睛也不能看东西。因为有呼吸机,也无法吃东西,只能靠输营养液,孩子瘦得脱了形。”

张新霞哭着说:“孩子太受罪了!全国的医生,谁能治孩子的这种病,给我们治治吧!帮我们解除孩子的痛苦吧!”


下一篇
Copyright@1984-2006 China water transport. All Rights Reserved.
漯河日报社 版权所有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