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版:文娱播报
本版新闻列表
 
上一篇  下一篇
2017年1月18日 星期

沙河调名扬省内外 八名演员拜师学艺

收徒仪式上的合影。前排为豫剧大师王素贞,后排中间为张三旺,其余为新收梨园弟子。 照片由受访者提供

本报讯(记者 郝河庆)“漯河本地优秀戏剧艺术的发展需要传承,艺术的传承亦离不开发展,传统戏曲艺术要想后继有人,必然离不开老师尽心尽力地教导,更要学生专心努力地学习。”1月16日,漯河市沙河调豫剧团团长张三旺对记者说:“这场拜师仪式不仅仅是一种形式,更是传承和发展沙河调艺术表演精粹的体现,也是传统戏曲艺术绵延不断、后继有人的表征。”

1月14日上午10点,豫剧王(素君)派新年喜乐会在郑州举行。在当天的活动中,王派四位亲传弟子——张三旺、李斌、王燕、李平生共同举行了收徒仪式。其中,来自省内外的八名青年演员,拜师我市沙河调传人——市沙河调豫剧团团长张三旺门下,豫剧名家王素君与满堂弟子一起共同见证了这一庄重的仪式。

豫剧分为豫东调、豫西调、祥符调和沙河调,其中发源于我市的沙河调以粗犷、豪放的唱腔独树一帜。很多年前,随着沙河调流派领军人物的过世和商品经济的冲击,沙河调这个在漯河本土孕育并成长起来的豫剧流派日渐衰落。2010年,在沙河调传人、豫剧王(素君)派门下大弟子张三旺,我市著名剧作家余飞等人的呼吁和努力下,在市委、市政府有关领导和文化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在市豫剧沙河调艺术研究会的基础上成立了市沙河调豫剧院。

“此次收徒仪式的举行,对大力推动漯河本地优秀戏剧文化的发展有着积极意义。”张三旺告诉记者,沙河调的演唱特色和音乐板式,在戏曲舞台上独树一帜,这正是吸引省内诸多专业戏曲演员的地方。此次拜师门下的八名青年演员,分别来自北京、菏泽、许昌、南阳、邯郸等省内外,都是当地豫剧表演团体的青年才俊。此次收徒之后,对积极弘扬戏曲文化,进一步挖掘、抢救、整理、传承豫剧沙河调的唱腔及表演艺术,实现沙河调艺术薪火相传有着积极意义。


上一篇  下一篇
Copyright@1984-2006 China water transport. All Rights Reserved.
漯河日报社 版权所有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