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版:买年货
本版新闻列表
 
上一篇  下一篇
2017年1月19日 星期

回眸年货 见证变迁


□本报记者 于文博

随着时代的变化,春节年货也在发生变化。近日,记者采访了我市部分市民,请他们讲讲自己记忆中的年货。

大件电器增添喜庆

市民于先生在市区燕山路居住,今年28岁了,他记忆中印象最深的是1990年春节。“我父亲常年在外地工作。那年春节父亲回来办年货,一下子买了两样电器:一台17英寸的黑白电视机和一台洗衣机。”于先生告诉记者,电视机是上海产的,没有遥控器,需要旋转调台;洗衣机则是广东产的,双筒,浅绿色。这两样电器的价格都是500多元。当时他母亲的工资每月50多元,父亲工资每月100多元,这两件电器是他们攒了很久的钱才买的。附近邻居没有几家有电视机和洗衣机,大家都到于先生家来看电视。那年春节是于先生记忆中最热闹的。

温馨枣花馍

市民刘艳居住在市区滨河路,说起记忆中的年货,她首先想起的是枣花馍。“枣花馍就像一朵花,特别吸引小孩子。”刘艳说,“每年过年,我母亲做枣花馍时,我就会在一旁看着,对于制作流程特别熟悉。”随后,刘艳向记者介绍了她母亲制作枣花馍的方法:首先,将和好的面分成大小适当的面团,取出一块搓成长条,多次对折,做出枣花馍的大致形状。然后,用筷子夹出精美的花型,在每一个花心中放上红枣。第三步,将枣花馍放入锅中蒸熟。

“每次枣花馍开锅的时候,母亲和家里人都笑得特别开心,这可能也是我对枣花馍印象特别深刻的原因之一吧。”刘艳说。

果子、水果糖里的甜蜜

“小时候,家中过年总要买许多水果糖和果子。果子是一种腰果形状的甜点,是春节常用的待客点心,也是走亲戚时的礼品。这两样是小孩子最眼馋的春节零食。”市民张丹丹今年30多岁,她对年货的记忆,都与甜味有关。

“小孩子都喜欢吃甜的。当时水果糖的价格大概是一分钱或者两分钱一个。不仅可以吃到糖果,花花绿绿的糖纸也是女孩们的最爱,她们将糖纸攒成一堆,折叠成小船或者莲花等,挂在屋内,增添温馨氛围。

“春节时家里会买许多果子,这些果子用方形纸盒包装,上面覆着一层红纸,外面用麻绳绑束。奶奶将这些果子放在篮子里,挂在堂屋梁上,每天拿出一些分给小孩们。”张丹丹说,如何从奶奶手中拿到更多的水果糖和果子,是她春节的难题之一。如今想起这些趣事,依然回味不已。

春联、鞭炮里的年味

在34岁的市民许刚记忆中,年货中最重要的是鞭炮。

“当时,我们村里有一家人会自制鞭炮,全村人的鞭炮都是在他家买的。”许刚说,这些自制的鞭炮常常会出现引线着一半熄火的情况,因此每放完一挂鞭炮,地上就会留下一些“幸存者”,这些未燃的鞭炮成了孩子们的最爱,有时鞭炮还没放完,孩子们就挤过去捡漏,总是遭到大人的呵斥。

“听说今年春节漯河要禁止燃放烟花爆竹了。为了环保,可以理解,大家可尝试一下电子鞭炮,营造一下过年的气氛。”许刚笑着说。

许刚的爷爷是位老教师,过年时,常有邻居拿了红纸,到家中请爷爷写春联。“除了春联,爷爷写得最多的是‘福’字,爷爷曾经专门研究过‘福’字,知道好多种‘福’的写法。爷爷已经去世多年,我家再也没有人写春联了。当年我应该跟着他学写春联的。”许刚说,现在的春联都是印刷的,再也没有了手写春联的纸墨清香和全村人聚在一起看春联的热乎劲。


上一篇  下一篇
Copyright@1984-2006 China water transport. All Rights Reserved.
漯河日报社 版权所有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