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版:圆好梦
本版新闻列表
 
下一篇
2017年1月19日 星期

杨松林:居住环境更美好

杨松林老人在家属院的健身器材上锻炼身体,一旁是改造后的公厕。

□文/图 本报记者 于文博

对于家在市区公安街医药家属院的杨松林来说,2016年他最大的收获是家属院的旱厕改成水厕并由专人管理,还安装了健身器材,居住环境得到了较大改善。

“我今年80多岁了,家属院的公厕一直是我的一桩心事,2016年,问题总算圆满解决了。”1月10日,杨松林老人对记者说。

在公安街医药家属院,记者看到院内的地面干净整洁,院子一角是一个公厕,公厕旁边的空地上是各种健身器材。

83岁的杨松林老人身体硬朗,他向记者介绍了2016年以来家属院的变化。

据杨松林老人介绍,家属院很多居民家没有厕所,平时都到院内的公共厕所方便。但是,这个公厕是一座旱厕,不仅需要居民自己清扫管理,隔段时间还得凑钱清淤。即便如此,一到夏天,家属院里依然时不时有臭味。

“我们家离公厕挺近的,平时没少操这个厕所的心,就想着什么时候能完全解决这个事情。”杨松林老人说。

令杨松林老人欣喜的是,2016年8月,公厕的问题彻底解决了。

杨松林老人说,当时受降路社居委的工作人员通过走访,知道了公厕的事情,就想改成水厕,并请他帮忙和家属院居民沟通。最终,大家齐心协力,将旱厕成功改为水厕,并且交给源汇区环卫处公厕办专门管理,家属院的居民再也不用为公厕的事情发愁了。

“公厕改成了水厕,也不再飘臭味了,厕所里面也更干净了,我们都可满意。”杨松林老人说。

杨松林老人说,公厕改建以后,受降路社居委又请相关部门给他们安装了健身器材,家属院的居住环境变得更好了。

“厕所的问题一直困扰着大伙儿,2016年把这件事解决了,算是实现了我多年的心愿。”杨松林老人乐呵呵地说。


下一篇
Copyright@1984-2006 China water transport. All Rights Reserved.
漯河日报社 版权所有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