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睿新
回顾2016年,房地产业可谓跌宕起伏:可按时间来划分,也可按政策来划分,更可按年代来划分。最终笔者总结十个关键词来让大家读懂2016年楼市,让我们发现2017年房地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之道。
回顾2016年房地产行业,你脑海中最先会浮现哪些词?疯狂?泡沫?纠结?匪夷所思?抢购?
房地产行业一直对经济增长形成重要支撑。然而,近十年的过度投机扭曲资源配置,先从一线城市北、上、广、深,到各大城市杭州、成都、厦门、珠海,再到2016年的苏州、合肥、郑州……
损害实业和创新,也为长期经济发展埋下隐患。
笔者用了十几天的时间,认真盘点了2016年这一年房地产市场的震动时刻,相信看完你对2017年房地产行业的专业化发展会有新的看法。
去库存
“去库存”是今年我国的五大经济任务之一。2016年年初超过150个城市出台去库存新政,降低首付,松绑限购,松绑住房公积金,减税,鼓励农民工进城买房等,效果如何呢?结果是“去库存”的问题有所缓解,但依然道阻且长。
恐慌性购房
从7月份郑州市南阳路郑纺机地王的出现,8月份,有传言被称为全国最严“沪九条”即将升级,提到离婚不足一年的购房者,限购及贷款政策按照离婚前家庭情况处理,这直接催生了“排队离婚”、“离婚买房”的年度奇观。连续3天,上海新房成交超过1000套。
8月31日,厦门出台“限购令”,武汉也公布了“限购令”,但却没有给火爆的楼市降温,调控反成市场兴奋剂。
回顾这一年,“恐慌性购房”在多个城市蔓延。
调控风暴
风乍起,搅动一池春水。先是上海、深圳等一线城市,9月30日北京发布最严限购,随后9天内21个城市先后发布楼市调控政策。盛况空前,蔚为大观。
房产中介整治
虚假广告、捂盘惜售、违规吃差价……通通都要查!
几个月时间内,北京、上海、南京、郑州等多个城市已进行了集中执法检查,一批房产中介公司受到查处。
这些不正当的经营行为,如同毒瘤侵入楼市血液,成为灰色地带,误导市场出现非理性行为推高房价。
“地王”盛宴
以郑州为例,2016年7月份郑州纺机的出现,短短两个月时间内“地王”频出;买地的价格越来越高,结果只能是羊毛出在羊身上,房价除了上涨别无选择。“地王”频出,令房地产企业承压。
房子不是用来炒的
年末的那几天,你的手机朋友圈、订阅号一定被这句话刷屏了——“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重要的话说三遍都不够。
不动产统一登记
房子卖了,可拿不到钱;卖套房子最少要在房管局排两天队;不动产登记来了,房地产税还会远吗?
最近几个月各大媒体、微信、朋友圈关于以上问题的文章、新闻层出不穷。数据显示,全国实现不动产统一登记“颁发新证,停发旧证”的地市、县分别增加49个、216个;目前已有24个省实现所有地市、县“发新停旧”。
创 新
2016年房地产领域的创新,可以归纳为三个“房地产+”。
首先是“房地产+人文”,核心是针对消费升级需求,给客户和远方。要满足客户升级的需求,从提供“房子”到提供“生活方式”。
其次是“房地产+科技”,比如智慧工地、智慧案场、智慧社区、智慧经营、智慧营销等。
最后是“房地产+金融”。
下半场
2016年房地产是中国房地产的一个分水岭,上半场的一些根本制度和逻辑将变化,中国房地产将进入下半场。
在下半场,存量将取代增量,服务将取代开发成为主流。
环境治理
下半年连续的雾霾天气使得全国大部分的高速关闭,各大中小城市的学校放假;2013年,“雾霾”成为年度关键词。
这一年的1月,4次雾霾过程笼罩30个省。2016年12月,入冬来最持久雾霾天气来临,多个城市已达严重污染,影响到了11个省市在内的地区。
对于房地产行业来讲,目前面临的是有史以来的政府行为的首次所有建筑工地全面停工治理。
总结过去是为了更好地发展,希望在2017年,房地产市场稳中求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