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永华
“我严重怀疑自己回的是个假家,遇到的是个假妈,一天到晚被嫌弃,早上不起啊,晚上不睡啊,见人不打招呼啊……”有大学生表示,放假了,他们和父母相处却不像想象中那么愉快。记者调查发现,大学生被家长“嫌弃”的原因相对集中在房间脏乱差、作息不健康、让做点事喊不动。高校老师建议大学生学会换位思考,每天抽点时间陪爸妈,多做做家务。(新华网)
很显然,无论父母对上大学的儿女如何思念,无论寒假回家把自己料理得井井有条还是糟蹋的像“狗窝”,三两天的亲热劲过后,儿女的某些言行,都会让父母“看不惯”,更无法避免父母的唠叨。但不管如何“看不惯”和唠叨,都无法掩饰父母对儿女发自内心的疼爱,既不会把“看不惯”或唠叨记在心里,更不会由此而减少对儿女的关心和照顾。
同样,别看这些大学生把对家长的“不满”晒出来,甚至跟父母顶嘴,实际上彼此谁都不会往心里去。不仅如此,在笔者看来,无论是声称被“嫌弃”的大学生,还是抱怨“喊不动”的家长,其实既是在“秀亲情”,更是在“晒幸福”,这种体现在大学生家庭中特有的锅碗瓢盆“交响曲”,又何尝不是另一种年味表达。
坊间有句俗话叫“树大自然直”。大学生在校期间独立生活,过年回到父母身边,呈现的很多“生活不自理”行为,其中更多带有“撒娇”成分,父母的唠叨甚至抱怨,更带有甜蜜的“娇嗔”味。
实际上,包括我们的父母在内,每个人的年轻时代都是这样走过,有父母在,自己永远都是孩子,无论在社会上表现如何优秀,父母永远都有唠叨儿女的资格和权力,那些“严重怀疑自己回的是个假家,遇到的是个假妈”的大学生,其实正是在“显摆”自己浓浓的亲情,是另一种“晒年味”,等到自己为人父、为人母之后,也会毫不犹豫地传承上辈这份血脉情感,把倾盆之爱化为对子女的唠叨,哺育一代又一代炎黄子孙,注入越发美好的、一个又一个属于我们中华民族的新春佳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