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版:桑榆晚晴
本版新闻列表
 
下一篇
2017年2月8日 星期

见一面定终身 相濡以沫60年

▲关智昇为郑素芳读报。
老两口在下棋。

他叫关智昇,今年87岁;她叫郑素芳,今年79岁。61年前,他们经媒人介绍认识;通信一年,他们只见一面就登记结了婚;婚后的日子,他们过得和和美美。今年是他们结婚第60个年头。尽管不再年轻,满脸都是皱纹,但经过岁月洗礼的两位老人,彼此恩爱有加,通过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向我们诠释着爱情的真谛。2月4日,记者来到老人家中,倾听他们60年来相濡以沫的爱情故事。

□文/图 本报记者 张玲玲

通信一年,见一次面,他们情定终身

打扫得干干净净的庭院、摆放得井井有条的物品、一片生机勃勃的小菜园……2月4日上午10点多,在市区颍河路一处农家院,阳光静静洒进来。关智昇站在院子角落里,认真地择着刚从小菜园挖出的青菜;郑素芳坐在厨房的煤炉前,往锅里倒点油,准备炒菜;关智昇将青菜择好洗净后交给郑素芳,由郑素芳切菜炒菜,一切都显得那么默契、和谐,这也是两位老人生活中最常见不过的一幕,尽管过着柴米油盐的普通生活,但时间依然在他们脸上留下深深的皱纹,也将他们的爱情打上了一辈子的烙印。

对于60年前两人相识的一幕,两人都记忆犹新。“媒人安排见面时,他还在部队,是他母亲代替去的,之后俺俩开始通信。通信一年后,趁着他回家探亲,俺俩才见了一面。俺俩见面时,他问我想要啥,我说想要一双蓝布鞋,他说没有钱,我就有点生气,不过见面第二天,我还是跟他登记了,因为我感觉他人很好。”郑素芳向记者回忆道,登记后第三天,她就作为随军家属跟着关智昇到了部队生活,由此两人开始书写着一部浪漫的情书。

“我们两个相处得很好,很开心,似乎不需要经过磨合期。”关智昇郑重其事地说。

十多年如一日,他坚持为她泡脚、按摩

一个热情、爽朗、善于表达,一个细心、勤快、大度,互补的性格经过岁月的磨砺,让俩人的感情愈加紧密。“几乎每天俺妈都得吵俺爸几句,但俺爸从来不生气,也不计仇。俺妈这边吵完,他就上前说话。俺爸脾气好,凡事都让着俺妈。”女儿关女士说,“不过他俩吵归吵,但从来不置气,吵完就合好。”“以前家里穷,她没少跟我过苦日子,我比她大,肯定要多忍让些,而且为了家庭和睦,这也不算啥。”关智昇笑呵呵地说。

生活中,关智昇更是无微不至地照顾着老伴。十多年前,郑素芳患上了糖尿病,并出现了并发症,右脚前脚掌麻木,双腿疼痛,几乎无法下床走路。“医生说如果再这样发展下去可能要截肢,老伴儿找到指甲花、红花等药材,每天晚上熬好后给我泡脚,按摩两个脚掌和双腿的足三里穴位,分别按100次,这样下来就是400次,泡完脚、按摩完至少要半个小时。”郑素芳一脸幸福地说,每天早上老伴儿还会重复按摩一遍。“一天800下,能坚持十多年,我们都很佩服老父亲。”女儿关女士说。

得益于关智昇十多年如一日的按摩,如今郑素芳的双脚正常,行动自如。“她生气的时候,我就提醒她,你的脚不完全属于你,也属于我,你再生气,我还是要坚持每天给你按摩。”关智昇含情脉脉地看着老伴说。

读报、下棋、锻炼,老两口形影不离

随着儿女各自成家,孙辈也都长大,两位老人生活变得悠闲起来。读报、下棋、骑车散心……无论做什么,两人总是形影不离。

下跳棋是老人每天都要进行的娱乐项目之一。2月4日中午吃过饭后,阳光正暖,老两口搬来凳子,坐在院子里下跳棋。一局将要结束时,关智昇发现有点不对劲:“咦,我黄色的棋子怎么少了一个?”原来摆棋时拿错颜色了,“重来吧!”

下完跳棋,关智昇拿来当天的报纸,郑素芳取下眼镜,坐在老伴儿身边,听老伴儿读报。别看关智昇老人年近九旬,但眼不花、耳不聋,身板硬朗。读起报来根本不用戴眼睛。读完一则新闻,两人三言两语地评论一下,再接着往下读。

平日里只要天气条件允许,两位老人就会外出散心。“她骑辆小三轮车,我骑自行车跟在后面‘护驾’,骑累了就停下来歇歇,郾城区的大街小巷,被我们转了个遍。哪天老伴不想蹬三轮车了,我就骑着电动三轮车,带着她去转悠。”关智昇说。

“今年初二我们一起去看马戏团表演,姥姥坐在第一排,姥爷坐在第四排,姥爷隔一会儿就走到姥姥跟前,或趴姥姥耳边说几句话,或从兜里掏个零食递到姥姥手里,让我们晚辈们羡慕得不得了,我们都开玩笑说,他俩谁也离不开谁,一分钟都不行。”外孙女涵涵告诉记者。

儿孙绕膝,老人心情舒畅乐享晚年

“多奉献,少索取,做人要正直。”这是两位老人的口头禅,他们这样教育孩子,更身体力行地去做。“在老人教育下,我们兄妹三个都养成了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家庭和睦,孩子孝顺。”女儿关女士说。

“孩子们和孙辈们都很孝顺,每次来我家,从没空手过,吃的穿的都是他们买的。春节期间,外孙放假在家,还给我们老两口倒尿盆,他们这么孝顺,我们知足了。”两位老人说。

采访中,老两口都穿着红色的唐装,看上去精神矍铄,神采奕奕,也显得格外喜庆。“好看吧,这是外孙女给我们买的。”两位老人乐呵呵地说。为了庆祝他们结婚60周年,儿孙们齐聚一堂,为老人们送上祝福。“两个外孙女分别给我们定了一桌宴席,买了情侣唐装,订了一束鲜花,老伴特意给我买了一枚金戒指,我们一家四世同堂、17口人团聚一起,热闹得不得了。”郑素芳高兴得皱纹里洋溢着喜悦。

尽管没有轰轰烈烈的爱情,但两位老人相视一笑的甜蜜,令人动容,在记者看来,老人之间的平淡,才诠释着爱情的真谛。


下一篇
Copyright@1984-2006 China water transport. All Rights Reserved.
漯河日报社 版权所有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