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时评/要闻
本版新闻列表
 
上一篇  下一篇
2017年2月9日 星期

药品说明书 应让人看得懂


□屈金轶

老年人看不清也看不懂、年轻人看不懂也不愿意看,小小的一张药品说明书往往几十项说明事项,涵盖药品成分、药品名称、性状等项目,最令患者不解的是有些药品说明书还有分子式和分子量。(《北京晨报》)

常言道“是药三分毒”,是指药品的功效与副作用往往是相伴相生的。如何将药品的功效发挥到极致,同时将其副作用降至最低点,往往取决于服药是否科学合理。

然而,沦为“天书”的药品说明书,似乎有意拒患者于千里之外,要么在诸如不良反应等关键问题上语焉不详、模棱两可;要么堆砌专业词汇,像是一份药理技术文件,对患者而言是“说而不明”。如此语境下,患者连看懂都费神费心,科学合理服药往往成为奢望。这样,就可能导致患者在服用方法上不科学,在服用剂量上也难做到精准。

比如,一名老年患者曾自曝,因患支气管炎就医,医生给他开了口服药阿奇霉素软胶囊,当他准备按药品说明书服药时却犯难了,因为药品说明书上面写着:一日0.5g顿服,连服3日。啥叫“顿服”?身边的亲朋好友都认为应是每吃一顿饭就服一次药,事实上,“顿服”并不是顿顿要吃,而是指将一天的药量一次性服下,使药力更集中更快地发挥作用。因为误读“顿服”,险些危及患者身体健康。再比如,有的中药丸药说明书上虽然标着“一次10克,600克/瓶”,但由于每一药丸的大小不一,一次10克又该是多少丸,也是一道难解的数学题。

可见,要让药品说明书真正说得明白通俗,应以患者为本。一方面,药企要做好“翻译”工作,将顿服、禁用、忌用、慎用等专业且难懂的术语,改用普通患者易于理解的“大白话”表述;另一方面,监管部门应对相关法规进行补漏补强,健全与规范药品说明书制度。如此,方能让药品说明书更接地气更合民意。


上一篇  下一篇
Copyright@1984-2006 China water transport. All Rights Reserved.
漯河日报社 版权所有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