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创建特刊
本版新闻列表
 
2017年2月17日 星期

召陵区:打出组合拳 创建出亮点

铁东农贸市场为市民提供了良好的购物环境。
曾经路况极差的渭河路经去年整修后路面平坦。
位于市区纺织路的铁东安居小区干净整洁。

干净整洁的路面,环境优美的街头游园,焕然一新的老旧小区……漫步在召陵区大街小巷,越来越多的市民感叹:环境越来越漂亮,生活越来越舒适了。

在我市2016年两城同创工作的检查评比中,召陵区排名第一。那么,在两城同创工作中,召陵区有哪些好的做法和经验呢?近日,记者进行了调查采访。

□文/图 本报记者 王 培 杨 旭

重点提升,创建亮点不断涌现

2月16日上午,在市区燕山路,道路宽阔整洁,一辆环卫洒水车正在工作。提起这条路,周围的住户都说变化太大了。“这条路以前就是马路市场,到处都是摆摊的,不但通行不方便,而且小摊周围都是脏兮兮的。现在路上干净畅通,大家出行也更方便了。”家住燕山路一小区的市民周彦军说。

据了解,召陵区在2016年紧紧围绕创建国家卫生城市目标,大打两城同创攻坚战,打赢了一个又一个战役,取得一个又一个胜利。

加大投入,环境卫生有了显著提高。投入资金610余万元,新添清扫、清洗等大中小车辆20台,提高了机械化作业水平,增强了保洁工作面。组织开展垃圾桶盖盖、沿街下水道口集中清洗和主次干道果皮箱定时擦洗行动。全面落实“门前三包”责任制,实现了整体环境卫生大提升。

强化管理,市场秩序取得较大突破。投入40万元,升级改造了铁东农贸市场活禽区。规范了纺织路临时瓜果蔬菜市场,高标准高档次制作固定摊位132个。投资20万元,高标准整修了万祥街便民服务市场,统一更新商户门头字号40间;按照“两规范、八严禁、九统一”的工作要求,推行“市前检查、市中巡查、市后清查”管理三部曲,对光明南路夜市场进行了高标准规范。

综合施策,“七小”攻坚取得突出成效。组织卫生、食药、工商等多个部门,对建成区内所有“七小”门店进行集中排查治理,共整治提升“七小”行业1047家,达标率达97.3%。在全市“七小”行业专项整治检查中,天桥街道办、翟庄街道办持续保持全市先进位次。

全面提升,老旧小区改造和物业服务名列前茅。投资190万元,全面提升了老旧小区的人居环境质量。各小区实现了简易物业服务全覆盖。积极开展了老旧住宅小区“十乱”现象集中治理活动。全区的老旧小区改造和物业服务工作,在2016年度全市综合考核中多次名列前茅。

数字化城市管理创一流。召陵区积极运用数字化城管技术,建立指挥平台,实现了全城区覆盖、全过程监管、全方位服务的城市管理目标。2016年共接收案件35796条,处置35791条,总处置率达99.99%,月处置率持续保持全市领先,2016年度考评获得第一。

加大投入,城市基础设施日臻完善

2月16日,记者来到市区渭河路看到,路面平整干净,道路一边栽种着竹子。“原来这条路路况很差,坑坑洼洼很难走,附近还有养殖场,路两边都是牲畜粪便和垃圾。现在道路重新进行了铺设,路两边的垃圾和粪便也被清走,走在这条路上再也不受颠簸了,也没有臭味了。”从这里经过的市民赵先生笑着说。

据了解,在两城同创工作中,召陵区在城市基础设施方面加大投入。一是市政基础设施推进有力。新修道路10条,更换道边、道牙3000米,投入600万元对渭河路全线进行了改造提升,整修路面和排水设施,道路两侧分别进行了绿化亮化,建起了高标准围挡。二是城中村帮扶共建整治行动成效明显。采取村庄自筹,单位帮扶,办事处兜底,区政府奖补等形式,加快了城中村基础设施建设,改造背街小巷11600平方米。彻底解决了村庄黄土裸露问题。同时开展了城中村环境卫生集中整治,村内生活垃圾基本实现了户投放、村收集、区转运。三是旱厕灭绝行动扎实有效。累计拆除大小旱厕336座次,高标准改造城区水冲式公厕11座,新建和改造通槽式旱厕79座。方便了群众,营造了宜居环境,实现了旱厕匿迹的目标。四是建筑工地综合治理和绿化提升工作明显加大。建筑工地严格按照“六个百分之百”的标准整治,绿化提升道路8条、游园3个。美化了环境,提升了城市形象。在全市扬尘综合治理工作排序中,召陵区位列第一。

专项治理,逐步解决难题

在两城同创工作中,召陵区针对重点难点进行了专项治理,问题逐步得到解决。

首先,经营秩序明显好转。2016年七、八月份连续3次组织开展了经营秩序集中整治“雷霆”行动。累计拆除大中型立体广告牌68个,清理不规范户外广告137处,拆除不合规门头78个,规范门头牌匾56户,没收移动广告牌265个,拆除私搭乱建210处5700余平方米。拆除违法建设48起8000平方米。

同时,还对人民路、双汇路、解放路、光明南路等沿街门店,进行了统一门头、字号,使之看上去更为规范美观。

其次,垃圾围城治理及空中管线秩序整治行动快。投资30多万元,对垃圾围城现象进行了专项治理。,收到了良好效果

另外,再生资源回收站整治和病媒防制工作力度大。对建成区内12家再生资源回收站点全部取缔。规范建城区内医疗机构68个,规范达标率99%。建设毒饵站2277个,加大消杀力度,实现了全区病媒生物消杀全覆盖。

整体推进,坚决打赢攻坚战

在全市2016年两城同创工作综合考评排序中召陵区排名第一,乡镇办考核排序天桥街道办第一、翟庄街道办第二,卫星镇考核排序邓襄镇第二、召陵镇第五。2016年两城同创工作中,召陵区工作成效明显,城区面貌大为改观,总体上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虽然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召陵区在两城同创工作中前进的脚步并没有停止,接下来主要是认真查找不足和差距,瞄准新的目标任务,强力推进抓建设,持之以恒抓巩固,强化措施抓提升,攻坚克难抓短板,强化落实抓督查,坚决打赢攻坚战。


Copyright@1984-2006 China water transport. All Rights Reserved.
漯河日报社 版权所有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