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在召陵区天桥街辖区的大街小巷,城市环境干净卫生,城区面貌焕然一新。生活在诗情画意的美丽家园,居民脸上洋溢着喜悦之情。2016年12月,市两城同创办对市直及驻漯各单位、各区、各乡镇办、各卫星镇2016年两城同创工作进行了检查评比,召陵区天桥街道办事处在乡镇办考核中排名第一。那么,召陵区天桥街道办事处都有哪些经验呢?近日,记者进行了调查采访。
□文/图 本报记者 吴艳敏
实 习 生 崔 婕
通 讯 员 张永生
A
市容市貌显著改善 城区环境干净整洁
记者走在天桥街道办事处辖区内,发现这里道路平坦、宽敞、干净。对于辖区居民周大娘来说,两城同创工作带来的变化让她十分欣喜:“我们这里离河堤很近,每天都有人打扫卫生,游园里干干净净,我们住在这里很幸福啊。”
走在辖区内的几条道路上,路面很干净,每条路都有保洁员在保洁。“我们每天不定时对道路进行保洁,保证路面干净整洁。”解放路一名保洁员告诉记者。
记者了解到,从两城同创工作开展以来,召陵区天桥街道办事处在环境卫生方面做了不少工作。为了让环境得到改善,大力开展环境卫生整治活动,加强对城中村、老旧居民楼院的整治力度,清除燃料公司家属院、老电厂家属院、3515后院、解放路大桥东侧、万祥街等处的生活垃圾;推平掩埋了解放路大桥东侧裸露垃圾,购置11.7万平方米的防尘网进行覆盖。
自2016年3月起,共整修万祥街、滨河路通往万庄村道路,解放路48号巷,尚武街等背街小巷141条,工程内容包括清理积存垃圾和小菜园、清理下水道化粪池淤泥并重新修建排水设施、平整硬化路面,硬化路面14015平方米,硬化万顺街西段铁路两侧拆迁遗留路面2000多平方米。粉刷美化万祥街、万顺街、天桥街、万庄村所有街道墙壁立面4万平方米;改造旱厕17座,拆除6座;新修垃圾池45个,处理数字化城管案件1113件;高标准整修了万祥街便民服务市场,整修了道路,修建了排水管网,安装了三防设施,统一更新40间商户门头,并安排专职人员管理市场。
B
开展农贸市场整治 让居民购物更舒心
万祥街附近都是老居民区,附近住户和商户较多,便民点在为周边居民群众提供方便的同时,也存在着交通混乱、居民出行难的问题。并且在道路两侧聚集了不少小商小贩,一些车辆随意停放,给行人及机动车的正常通行带来不小的压力。
“在整治过程中,我们两区和相关部门本着执法有力度、服务有温度的原则,对占道经营的店主和商贩进行教育劝导,向他们宣传相关法律法规,并与商贩一起拆除私自搭建的帐篷、清理店外的桌凳和随意倾倒的垃圾。”召陵区天桥街道办事处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
记者了解到,为了强化对农贸市场及便民点的规范化管理,天桥街道办事处实行划行归市、摊位归区、画线定位,严禁乱堆乱放、占道经营和场外交易。要求进驻各农贸市场的工商干部加快收集经营者身份证、照片等相关资料。更换、新增市场“四要素”版面、标牌,对市场准入、环境卫生、食品卫生管理、健康教育宣传、病媒生物防治等制度进行健全、完善,全面提升农贸市场的规范化管理水平。
“按照两城同创的标准、指令任务,严格做到市场保洁及时 、垃圾袋装化、投放固定化,垃圾容器外观干净,垃圾容器无外溢,商户门面房内和经营柜台商品摆放整齐,畜禽经营户落实检疫、定期休市、消杀等制度,落实食品和重要商品索证索票制度。”相关负责人说。
C
营造浓厚氛围 深化两城同创
在宣传氛围上,该办事处采用宣传标语、公益短信、电子显示屏等多种有效形式,进行广泛宣传。发挥创建义务监督员的作用,强化监督与劝导,在辖区上下营造全民创建的氛围。
“我们办事处虽然这一次在乡镇评比中获得了第一,但是仍要继续深化两城同创工作。要组织辖区单位和沿街门店开展卫生大扫除,保持环境整洁;加快背街小巷硬化步伐,整修辖区特别是滨河路社区背街小巷;做好七小门店日常管理,防止出现反弹,示范门店达到100家以上;及时处理数字化城管案件,及时率和处置率要达到全市先进行列;继续做好健康教育和病媒生物防治工作,群众知晓率达到90%以上。”该办事处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
随后,该办事处相关负责人说:“两城同创不仅使城市的环境更好,也使市民美化城市、爱护城市、城市就是家园的意识觉醒,让市民和外来的客人都感受到漯河这座迸发活力的城市,正大步奔向现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