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图 见习记者 陈金旭 刘彩霞
“看这姐妹仨和俺姨,一人一部手机,玩得真入迷!”近日,网友“常回家看看”在朋友圈发了一张照片说。
网友“熊猫奶盖”:这张照片简直太写实了,跟我家的情况一模一样。
网友“烟雨轻轻”:现在每个人都成“低头族”了,跟家人团聚时也不例外,不是上网聊天,就是看视频、抢红包。
网友“浪淘沙”:突然想到那句话,世界上最远的距离就是我在你身边,你却在看手机。
“年后难得聚一回,吃过饭后,仨表姐妹和俺姨都坐在沙发上,人手一部手机,也不知道看啥呢。家人在一起就应该热热闹闹,谈天说地,这样每人都抱着手机玩,我感觉很不好。”昨日,网友“常回家看看”告诉记者,现在很多人把越来越多的精力放在手机上,即使在老人身边,也多是做“低头族”。
记者了解到,有不少子女每次与父母交流不足10分钟。有的年轻人只知道与朋友之间相互交流联络感情,却忘了与父母、家人之间的沟通。
家住市区纬一路宏昌新苑小区的赵亚茹,一到周末就邀约不断。不是跟朋友一起逛街,就是一起吃饭、看电影。反而很少跟家人在一起,好好度过一个周末。
“工作日下班后就直接回家,而周末大家都休息,就经常跟朋友吃饭、逛街。”赵亚茹告诉记者,确实与家人交流不够多,在家时间还是经常拿着手机玩。虽然有时也想跟父母一起逛街、看电影等,但他们总觉得没意思,不愿意出门。而且跟父母在一起会多些拘束,没有跟朋友在一起潇洒自在。
26岁的徐静琳在上海工作,她坦言,虽然春节在家里待了近十天,但是真正意义上陪伴父母的时间并不多。“除了出去和朋友聚会,我都待在自己的卧室里。一方面是因为假期想睡懒觉,赖床。另一面就是忙着和朋友聊微信、抢红包。”徐静琳说,“吃饭的时候即使和父母坐在一起,也是在不停地看手机。”
“仔细想想,有些微信并不是非要那会儿回复,有时候抢红包也就是图个热闹。父母做好饭,等着和我一起吃饭、聊天,我却仍然低头看手机。”徐静琳觉得,她做得并不好,以为只要回家就是陪伴父母,其实不然,以后她在家会尽量放下手机,留出更多的时间与父母聊天,陪伴着爸爸妈妈。
原帖
跟帖
采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