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本地民生
本版新闻列表
 
下一篇
2017年2月20日 星期
体形受限制 经营者较少
老人买件称心衣服太难


□本报记者 潘丽亚

立春之后,气温逐渐回升,春装开始大规模闪亮登场。然而,面对琳琅满目的春装,78岁的邓女士却感叹买件称心的衣服真难。

原来,2月18日,家住市区建赏小区的陈女士带着自己78岁的母亲上街添置春装,可是带着母亲逛了整整半天,不是价格太高老人不愿意,就是尺寸不合适,最终也没有买到一件合心意的外套。

“在商场里逛的时候,母亲一听价格动辄四五百块,就拉着不让买,说太贵,在一些小的商场,虽说价格一两百元,也能接受,但是试了好几件,穿着都不合适。”陈女士说母亲身高不到1米55,身材尚可,就是腹部比较胖,按母亲的体形挑选衣服时,腹部合适的衣服袖子会很长,而袖子长短合适的,则又腹部不合适。

“我和俺妈一下午试了不下20件衣服,都没有穿着合适、价格又能接受的。”陈女士说,老人一辈子节俭惯了,太贵的衣服老人舍不得买。

2月19日,记者走访了市区内的几家商场,发现即便有部分适合60岁以上老年人穿的衣服,款式、颜色也大多陈旧。在市区交通路一家商场内,一位女士正在挑选老年人的衣服,她无奈地说,母亲85岁,不方便出来逛街,她就在家里量了量老人衣服的尺寸,可是在商场里挑了半天也只看中了一件毛衣。

柳江小区的曹女士说,“现在老年人穿的衣服真的很难买,我一般都在市区交通路一家价格相对较便宜的服饰商场买,大商场里的价格太贵,平价商场内的虽然款式和用料一般,但多少还能提供一个选择的渠道。”

像陈女士一样遇到这种情况的市民不在少数。今年75岁的师女士说她很少添置新衣服,主要是市场上中老年人服饰可供选择的比较少,服务员推荐的款式大多较花哨且价格较难接受,自己更倾向于在附近村庄的庚会上购买,尽管款式、质量不中意,但价格至少在能接受的范围之内。

在市区做服装生意的刘女士表示,作为商家,他们并不是没有注意到老年人这个消费群体。但一般来说,老年人习惯于购买中、低档服装,或是换季打折和清仓处理的。他们选购服装首先是看价格,其次是看质量,最后是色彩和款式,因为老年人消费能力不强,商家更多地考虑的则是效益,所以才会造成目前市场上老年服装较少的局面。


下一篇
Copyright@1984-2006 China water transport. All Rights Reserved.
漯河日报社 版权所有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