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卿制作《朗读者》正式开播
《中国诗词大会》的热度还未散去,由董卿担当制作人的文化情感类综艺《朗读者》,分别登陆央视一套、央视三套的黄金时段。
首期濮存昕读《宗月大师》
《朗读者》每期一个主题,邀请各行各业的人士来朗读。每期都有五六位嘉宾分享自己的人生故事并朗读能表达自己情感的文字,董卿负责串联。节目近几期主题为“遇见”“陪伴”“眼泪”“第一次”。
首期节目的主题是“遇见”,演员濮存昕第一个上场朗读,他朗读的是老舍的《宗月大师》。濮存昕说,宗月大师是世家子弟,出家前富甲一方,后来家道中落。老舍在九岁时遇到他,是他供老舍上学,可能没有他就没有老舍。而濮存昕生命中也有这样一个人,濮存昕从小得了小儿麻痹症,小学时的外号就叫“濮瘸子”。上体育课,同学打球分组都不要他。后来,他遇到了荣国威大夫,脚可以放平了,可以慢慢跑,慢慢打球了……所以一读到老舍对宗月大师的感恩时,濮存昕就会想到很多帮助过自己的人。他说:“我们被别人帮助过,然后也要尽可能地去帮助别人。 ”
传播文字展示生命并重
《朗读者》片花公布的朗读内容包罗万象:有著名翻译家许渊冲的弟子们用中英法文朗读文学经典,也有来自成都“鲜花山谷”的丈夫为妻子献上感人至深的《朱生豪情书》;有贾平凹《写给母亲》、刘瑜《愿你慢慢长大》这类表达集体记忆和大众情感的作品,也有如柳传志写给儿子柳林婚礼的讲话。
有人会觉得这档节目的访谈有点像《艺术人生》,但董卿表示:“朗读者就是朗读的人,朗读是传播文字,而人则是展现生命,将值得尊重的生命和值得关注的文字完美结合,就是我们的《朗读者》。”
董卿说,针对不同主题,每一位嘉宾都带着自己的故事来讲述。在来到《朗读者》之前,每一位嘉宾都有自己的社会角色,而《朗读者》要呈现出他们作为“情感人”的一面。
首次做制作人的董卿,谈及做《朗读者》的初衷时说,几乎所有综艺节目形态她都已经尝试过,她需要改变,这是《朗读者》诞生的偶然性,但从社会和行业发展的趋势来看,《朗读者》的诞生又成为一种必然。
晚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