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漯河
本版新闻列表
 
下一篇
2017年2月23日 星期
8名大学生把在漯支教经历改编成歌曲
支教版《成都》 拨动网友心弦


□本报记者 王 辉

最近一首原创民谣《成都》红遍了大江南北,很多人说,这首歌唱出了大家心中的“情怀”。于是,网络上也开始流传各种版本的改编。而近几天,由8名大学生改编的支教版《成都》,也火遍了漯河朋友圈。歌曲以朴实、真挚的情感,拨动了不少网友的心弦。

昨日,记者了解到,这8名大学生是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国际教育学院圆梦支教团的成员。2016年7月,他们在临颍县皇帝庙乡九才田小学,开展了为期12天的支教。支教过程中,他们带领农村孩子们,开设了书法、绘画、音乐等丰富多彩的课程,还和他们一起进行了形式多样的课间活动。

“支教活动结束后,内心有许多感触,也有很多话想说,怎么表达呢?写成歌吧。”圆梦支教团的成员们说,12天的支教,团队成员与孩子们相处融洽,他们不仅是孩子们课堂上的小老师,也是可以和孩子们一起打闹的哥哥姐姐。结业当天,大家相拥而泣。虽然支教活动已经结束半年多,但是他们还时刻想念和关注着学校的每一个学生。

“我们想结业并不是结束,还会回来看可爱的孩子们,因此用歌曲表达我们的思念。”昨天,圆梦支教团的李志远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当听到赵雷版《成都》的时候,他当即被歌曲优美的曲风所吸引,萌发出改编歌词、二次创作的念头。

于是,他找来同学张晓晗合作,决定把支教经历改编成支教版的《成都》。短短两天时间,一首柔和抒情的歌曲就新鲜出炉了。然后,他们把歌曲分享在微信上,并配以支教的图片,一经推送,立刻被大量转发,引起了大家的共鸣。

“无论经过多少日子,我们都不会忘记去年的暑期,在支教的学校走一走,期望那些孩子长大。但无论怎样,支教不是短暂的事情,它需要长期的坚持,我们想借用这首歌来勉励我们自己以及更多的圆梦支教团成员,做好自己,圆梦继续。”李志远说。

事件

采访


下一篇
Copyright@1984-2006 China water transport. All Rights Reserved.
漯河日报社 版权所有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