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9月6日,这一天我记得特别清楚,我来到郭庄村驻村。也就是从这一天起,我和郭庄村的乡亲们产生了一种特殊的亲情;也就是从这一天起,我每天晚上12点之前没有睡过觉。
我以前驻过村,但是,看到郭庄村的第一眼,我还是失眠了。一晚上,我都想着怎样让郭庄村这个贫困村富起来、美起来,让村民快乐起来。
进村第二天,我开始走访调查。摸清基本情况后,向市房管局党委主要领导详细汇报了郭庄村的基本情况和现状,并向市房管局党委递交了书面调研报告和工作承诺书。同时,我树立了履职尽责、敢于担当、心系群众、用心做事的驻村工作理念,研究制定了符合郭庄村村情的扶贫规划和措施。
扶贫先扶志、治穷先治愚。针对贫困户存在的“等靠要”、守土安贫和悲观失望等思想,我多次组织村干部和党员群众代表到外地参观学习,使村“两委”班子、党员和群众开阔了眼界,转变了观念,增强了信心。
要想让百姓爱戴你,那就要为百姓做出点实实在在的好事来。我既然来了,那就应该尽心尽力地为老百姓办点实事。还好,在众多单位、热心人的支持配合下,村里的路修了,电改了,路灯装了,文化广场也建成了……但是,想到村里那81户贫困户,我还是睡不着觉。逢年过节给他们送慰问品、慰问金,这样的帮助是有限的。我驻村的时间只有两年,两年之后这些贫困户该咋办?还得为他们想一个长远的办法。
我根据该村有种植蘑菇的传统,想出了申请产业扶贫项目,建设“蘑菇生产基地”,让贫困户都入股成为股东的办法,让他们每年都能跟着分红。这样,即使我驻村的时间到了,贫困户也能继续受益。
下一步,我们将注册自己的蘑菇品牌,建立销售网络,直接将村里种植的蘑菇销售到漯河的饭店、学校和超市,并到驻马店、周口、平顶山等外地市菜市场设门店、设销售点,减少中间环节,让村民受益更多。
蘑菇种植的月份是从11月到来年的3月底,空闲的这几个月我们也不能让大棚闲着。我们准备到外地去学习人家好的管理模式,引进其他产品,充分利用大棚,增加村民收入。
郭庄村土质差,农田基础设施落后,有效农田不足总耕地面积的一半。还要想办法进行农田基础设施建设,修整路沟桥,增打灌溉机井。郭庄村小学多年失修,还要争取整体提升工程,建造新的办公、住宿、餐厅为一体的综合楼,硬化、绿化校园,对教学楼进行整体粉刷,更换门窗和栏杆,修整操场等。
感觉两年的时间太短了,每天满脑子想的都是村里的事,但时间和精力还不够用,要为村民做的事情还有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