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爸
A
我前几天在外边吃早餐,旁边一桌坐着一家三口。孩子应该是要去幼儿园,背着一个小书包。爸爸匆匆吃完早餐后就开始玩手机。
孩子吃了几个饺子就说要蘸点醋,刚好自己桌的用完了。
“叫你爸爸去拿。”孩子妈有点不高兴地说。
“爸爸,拿醋。”
“你自己去,不是跟你说了,自己的事自己做。老师怎么教的?”爸爸头也不抬地说。
孩子自己去隔壁桌拿去了,没想到刚拿起来就掉在了地上。
“你这个笨手笨脚的熊孩子。看我不打你屁股!”这时候爸爸起身骂起了孩子。
妈妈赶紧把吓得不知所措的孩子拉了过来。
“这么大瓶子的醋,是有点滑。没事,跟老板道个歉,赔一瓶就行。下次注意点。”
“我看就是你惯的,就知道溺爱,一点小事都做不好。”孩子爸爸一脸不耐烦。
很多父母,特别是爸爸,打着要孩子独立的招牌,躲进自己的世界里玩乐或者清净。
如果有一天你老了,你需要孩子为你做点事的时候,会不会得到种种推诿呢?如同你当年糊弄孩子那样,明明在玩手机游戏,却跟拉着自己手的孩子说自己有事要忙,明明是想看一场球赛,却推开孩子说爸爸忙。其实你不是在推开孩子,而是在伤害孩子对你的依恋之情。
要知道,播种爱才能收获爱。父母的言行举止、对孩子的态度往往影响孩子将来待人处事的态度。
B
一个小男孩看故事入了迷:故事里说有人给国王贡献了一条桌布,脏了不用洗,在火里一烧就干净了,原来这个桌布是石棉做的。
小男孩死活不相信居然有烧不着的布,男孩的爸爸为了给他演示,不顾妈妈的反对,拆了家里的电热杯,从里面拿出石棉,然后放到煤气灶上烧给他看。
果然,那块石棉没烧着,反而变白了。从此,小男孩知道了石棉燃点高这个事实。
二十年过去了,爸爸在电话里问他“QQ为什么登录不了”“怎么下载电影”“为什么显示器不亮”……每当他犯懒不想回答时,他就想起二十年前的那个周末,在燃气灶上安静躺着的那块石棉。
看到这个小故事,我想起了自己小时候,虽然家里很穷,但如果是我想做的事,家里都很支持,从不多问。所以我那时候就会拿不多的零花钱找医生买体温计、注射器,用来做一些小实验:将一只青蛙打大肚子或者量各种水的温度。
我感到了被尊重,变得独立而自信,自己当了父亲之后,越发觉得这种被尊重的珍贵。
C
孩子需要积极地关注。这样能让孩子感觉到自己是被爱的,是被父母关注重视的。孩子很多时候要的不多,仅仅是父母一个关注的眼神、一个拥抱或者摸摸头。
让孩子被关注,孩子会觉得这个世界充满爱和理解,而不是冷漠和忽视。所以,这样的孩子长大了,内心会更加的温暖,会更加疼惜心爱的人。
内心强大的孩子就是拥有父母的爱和尊重,不仅感受到温暖,还让自己变强大。
好好爱自己的孩子,其实就是爱我们自己,因为眼前这个小小的孩子,就是曾经的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