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由杨桂兰提供
□本报记者 张玲玲
对于市民杨桂兰来说,刚过去的这个周末有点特别,因为家里来了一位英国客人——詹姆斯(音译)。他在漯河度过了两天,品漯河美食、赏漯河美景,还参观天桥义工组织的活动,詹姆斯不停伸出大拇指,称赞漯河,并说有机会还要再来。
英国客人来串门
杨桂兰家住市区三五一五社区,她42岁的三女儿吕静,自2003年起就在英国定居,平均一年回来一两次。2月24日,吕静打电话说要回国参加一个会议,顺便回家看看,并和一位英国客户一起回漯河。得知这个消息后,杨桂兰和老伴吕天河非常高兴,他们提前准备了女儿最喜欢吃的粉浆面条,还有一些漯河特色美食,招待这位远道而来的客人。
“女儿的英国客户是第一次到漯河,我还特意蒸了米饭,做了蛋炒饭,另外还炒了几个菜。”杨桂兰阿姨说。
2月24日下午4点,吕静和詹姆斯来到杨桂兰家中,詹姆斯高鼻梁、深眼窝、白头发,说起话来笑呵呵的。虽然詹姆斯只会说几句简单的中文,但在吕静的帮忙下,大家依然聊得很开心。“我们都以为詹姆斯吃不惯粉浆面条,没想到他吃完一碗后,还用中文说‘不错’。”杨桂兰的大女儿吕琳说,在饭桌上,詹姆斯与父亲喝起了酒,“詹姆斯的酒量真不小。”
除了粉浆面条,詹姆斯对漯河的美食情有独钟。“我们一起去吃火锅、炒菜,詹姆斯都称赞不已,说在英国中式餐厅吃的饭,都比不过漯河美食。”吕琳说。
不停伸出大拇指
2月25日,恰逢周六,在烟厂花园,天桥义工正在组织活动:理发、磨刀、义诊……吕静带着詹姆斯一起来参观。“我给他介绍了团队的主要活动,吕静在一旁翻译,詹姆斯听后,不时将大拇指竖在我面前,有时还一同竖起两个大拇指,赞扬我们,脸上堆满了笑容。”天桥义工苏永福说,“我听不懂他说什么,就按中国的习俗,让他代我向他家人问好。”
离开烟厂花园后,吕静带着詹姆斯去沙澧河风景区游玩。“没想到河堤变化这么大,现在这么美,詹姆斯更是赞扬声不断,不时伸出大拇指,夸赞漯河空气新鲜、环境好,是一个很宜居的城市。”詹姆斯说。
2月26日一早,吕琳将妹妹吕静及詹姆斯送上了前往北京的高铁。“吕静4月份会回来探亲,詹姆斯上车前说,他到时还要再来漯河。”吕琳说。
事件
采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