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本地社会
本版新闻列表
 
下一篇
2017年3月9日 星期

离家五十载无音讯 襄阳男子寻哥哥
求助者:哥哥曾在漯河市区南马路住,嫂子在麻袋厂工作
王发财(右二)一家的合影

□本报记者 郝河庆

“1967年之后,就和哥哥失去了联系,现在仅有一张保存50年的老照片。当年哥哥曾居住在漯河市区的南马路,嫂子在麻袋厂工作。”3月8日,湖北省襄阳市的王立恕求助本报说,这个哥哥是他父亲的干儿子,父亲在世时对离家未归的哥哥念念不忘。他如今也退休了,可以腾出时间来完成父亲的遗愿了。

本月初,在漯河百度贴吧上,一则《漯河寻亲,原名王发财》的帖子引起了很过网友的关注。帖子中有一张老照片,是一家6口人的合影(如图)。帖子中说,寻找的亲人原名叫王发财,男,约90岁。王发财于1949年转业到漯河工作,在1969年回襄阳探亲之后,就失去了联系。

昨日,记者与该帖子的作者网友“飞哥移动”进行了联系。据网友“飞哥移动”介绍,他现在在深圳,父亲是王立恕,这则帖子是替父亲寻亲的。

随后,记者通过电话联系到了王立恕。“我是湖北省襄阳市人,今年58岁了,这次寻亲是想完成父亲离世时的心愿。”采访中,王立恕告诉记者,他寻找的亲人原名叫王发财,原籍是襄阳市隆中县人,是他的哥哥。“哥哥出生于1927年,在十多岁时,改姓认作父亲的干儿子。那时我还没出生,听父亲说他们关系特别亲。1946年左右,哥哥离开家到部队。1949年的时候,转业到了漯河。”王立恕说。

据介绍,王立恕的哥哥在漯河市区工作后,经常给家中的父亲写信,这张老照片就是哥哥一家在漯河照的合影。1967年,哥哥曾回襄阳老家专程看过父亲,后来就杳无音讯了。

“20世纪八十年代,70多岁的父亲离世时,嘱托我在有能力的情况下,寻找哥哥的下落。直到如今,我也退休了,孩子也参加工作了,所以我把珍藏50年的老照片找了出来,想替父亲完成心愿,找到哥哥或他子女的下落。”王立恕说。

“哥哥在家时的姓名叫王发财,记得以前来往的信件中,哥哥好像又恢复了以前的姓氏,现在已经记不清了……”当日,除了一张老照片,王立恕还告诉记者,哥哥当时居住在漯河市区南马路,嫂子在麻袋厂工作。

昨日,记者在市区泰山南路随机走访时,一些老居民告诉记者,如今的市区人民路就是过去漯河人常说的南马路,而麻袋厂在如今的老街西段,现在早已经没有了。记者将进一步走访,继续为王立恕寻找亲人,也希望有知情者和本报新闻热线3139148进行联系。


下一篇
Copyright@1984-2006 China water transport. All Rights Reserved.
漯河日报社 版权所有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