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两城同创
本版新闻列表
 
2017年3月15日 星期

交通秩序良好 城市形象提升

划人行道。
拖运乱停乱放的非机动车。
整治非法营运“摩的”。

□文/图 本报记者 王 培

杨 旭

良好的交通秩序和文明的交通行为是城市形象的重要门面。随着“创卫”工作的不断深入,我市交通环境也出现了显而易见的变化。记者日前了解到,一年多以来,市交警支队通过强化秩序管理,加大查处力度,拓宽宣传渠道等措施,使我市交通状况得到了全面改善,展示出道路上的漯河形象。

仅去年一年,全市就查处各类交通违法行为342532起,其中无证驾驶6878起,饮酒驾驶1714起,醉酒驾驶185起,超速行驶38960起,货车超载323起,客车超员16起,暂扣机动车驾驶证1042本,吊销机动车驾驶证254本,行政拘留104人,交通违法记分156927分,查扣“摩的”2000余辆。

A

开展专项行动治理酒驾

B

齐抓共管改善交通环境

不文明、不规范的交通行为是交通治理中的顽疾,破坏着城市的交通秩序,给城市运行和广大市民“添堵”。为攻克这一难题,市交警支队针对全市6条主干道和36个重要路口的岗点,加强路口交通秩序整治,对行人闯红灯、不按规定车道行驶、乱穿马路、翻越护栏等不文明交通行为,实行劝导与处罚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管理。

市交警支队还抽调精干警力,组建执法中队,采取定点检查与路面巡查,在主干道、严管街形成严管态势。对机动车占压盲道、绿道的,进行驱赶驶离、人工贴单、清障拖移;对不按导向停车的,给予记分和罚款处罚;对机动车右转弯、途经人行横道不避让行人的,运用监控系统、抓拍设备予以记录,从严管理,从重处罚。

骑警中队也积极行动,在早、中、晚高峰时段,对主要路口和人员密集区域的公交站点清理闲杂车辆。在市区各中小学、幼儿园成立护学岗,上学、放学时段对接送学生车辆进行有序引导,规范停放。

对“黑出租”“摩的”等非法营运行为,市交警支队与市运管部门的联合执法,成立专门的执法队伍,严密管控、重拳出击。

酒驾行为严重威胁公众的交通安全,是交通秩序中的重要治理对象。尽管法律法规层面对酒驾已有严厉的惩罚措施,但仍有不少司机抱着侥幸心理,敢于铤而走险。对此,市交警支队加大力度、不间断开展了专项行动。一年以来,市交警支队先后开展整治酒后驾驶专项集中行动50余次,其中异地用警互查10次。

为保障行动效果,各大队在主要街道、商业娱乐中心以及重点路口等路段设置卡点,高密度部署勤务,提高拦查的频率,加大查处力度。同时采取了拉网检查、联合清查等相结合的方式,及时发现严厉查处。同时,严格控制源头,严查重点场所,运用科技手段提高查缉效率。

对酒后驾驶的行为,严格按照《道路交通安全法》的规定,用拘留、吊销证照、罚款、扣分等法律手段,一律顶格处理。让酒后驾驶成为司机不能碰、不敢碰的高压线。截至去年12月22日,全市共查处饮酒驾驶1794起,醉酒驾驶195起,比2015年同期饮酒驾驶1174起,醉酒驾驶101起,有大幅上涨。

C

加强交通管理硬件建设

D

智能防控设施形成体系

交通环境的转变还体现在智能化的发展方向上,依靠先进的设备,我市正强力推进交通智能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目前共新增120处监控球机,90处电子警察,30处高清卡口,60处智能信号灯。完成对接公安网卡口10处,涉牌涉证车辆自动识别卡口4处。建成了对重点路段、重要路口交通状况及车辆信息的全天监控、实时采集、分析研判、自动预警决策指挥体系。同时新增60处智能信号灯,实现智能研判、远程操作、实时调整、特勤绿波等功能,从而更好地服务交通秩序管理工作。

在视频监控设备的帮助下,行人的不文明交通行为也无所遁形。我市市区设置了两处行人闯红灯自动抓拍系统,升级配备800万高清摄像头,增加“大头贴”曝光功能。自系统投入使用以来,累计曝光行人闯红灯、翻越护栏、机动车乱停乱放等不文明行为35000余次,对行人、非机动车闯红灯等不文明交通行为切实起到震慑作用。

E

广泛宣传倡导文明交通

管理和处罚只是手段,让驾驶人和行人能够自觉遵守交通法规,共同维护城市良好交通秩序才是目的。为此,市交警支队大力开展交通秩序整治宣传工作,倡导市民文明交通行为。积极组织干警走进漯河交通广播、漯河电视台直播间,开展安全音视频播报;在《漯河日报》《漯河晚报》开办“文明交通大家行”曝光台,鼓励广大群众用相机、手机随机拍摄文明和不文明交通行为。

在新浪微博、微信公众号平台上,“漯河交警”官方账号通过图文、视频、音频等多种形式,宣传报道交通秩序整治行动,积极为各项行动营造浓厚氛围。通过新浪微博直播窗口,民警执法过程实时呈现在广大网友面前,在网络直播中接受社会监督。

日常工作中,市交警支队组织民警走上街头,走进社区、学校、企业、村镇和工地,通过组织观看宣传展板、交通安全教育警示片,发放宣传材料、悬挂条幅、张贴标语等形式,广泛开展宣讲活动。

此外,市交警支队还在市区商业中心13块户外大型电子显示屏和楼宇间600多块LED显示屏上循环播放交通安全公益宣传片,曝光各类交通违法,并邀请媒体、网络“大V”等,近距离接触交警勤务,多角度报道交通秩序整治行动。

在加大警力投入的同时,道路交通硬件设施的配套也在不断改进升级。市交警支队组织专人对我市80处路口车流量进行统计分析,对各路口信号灯放行时间进行了科学调整,并对市区信号灯过渡时间进行了统一调整。针对泰山路与滨河路交叉口、淞江路与舟山路交叉口等易拥堵路口信号灯运行方案进行优化提升,确保主路通行效率最大化的同时,兼顾支路车辆通行。

交通标线作为交通设施的组成部分也得到了更加精细化的升级改造。去年4月份以来,市交警支队共施划热熔标线10万平方,清除不规范标线6000平方,完成路口精细化设计30处,优化路段标线12处。在人民路与泰山路交叉口、黄河路与泰山路交叉口等规划非机动车等待区,有效规范电动车及非机动车通行;在人民路与交通路交叉口设置立体斑马线,规范行人闯红灯等不文明行为。

同时,市交警支队对重点路段交通标志进行了摸查,增加和完善了数百处警示、提示标志,使交通标志更加人性化。对于市民反映强烈的停车乱、停车难问题,新增停车泊位3000个,更新旧停车位600个,清除不规范、私设停车泊位240个,引导市民规范停车。


Copyright@1984-2006 China water transport. All Rights Reserved.
漯河日报社 版权所有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