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李 丹
“自从当了经典诵读领读员后,我总是提前把自己要读的书搞定,然后带领同学们一起诵读。”昨日,郾城区实验小学五(3)班李爽在接受采访时说,“通过当领读员,不仅学习有所提高,还能够帮助其他同学共同进步。”
郾城区实验小学校长陶灿功认为,小学阶段是孩子行为习惯养成的关键时期,好习惯养成、综合素质提升才是教育的根本。学校专门组织了一班精干人员从事各种日常管理,通过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培养学生的独立性。
敢于放手 培养独立能力
“在那次‘学雷锋’主题班会上,我先以幻灯片的形式放映了这方面的故事、儿歌及名言,还根据同学的表现进行了点评,鼓励大家以后做得更好。”采访中,五(3)班学生张宇萌说起来前几周自己组织的一次主题班会,依然记忆犹新。其实,上学期的班会还是在老师的组织和带领下进行的,到了这个学期,学生就从参与者变成了组织者,自主学习的能力也越来越强。
郾城区实验小学在读书报告交流、演讲比赛、情景剧表演、跳蚤市场等多种活动中,从老师指导到逐步放手让学生独自操作,着力培养学生的独立能力。
“学生的行为习惯、思想品德上去了,自然带动内在学习的动力。”学校政教处主任郭艳辉认为,独立性强的学生往往在很多方面都表现得更优秀。担任过学校红领巾电视台主持人的四(10)班学生王怡涵告诉记者,为了当好主持人,她利用课余时间背稿、排练,不仅提高了普通话水平,也锻炼了胆量。据悉,学校每周的升国旗仪式都由学生担任升旗手、主持人并进行演讲、公布上周纪律卫生等,学校还谋划组建军乐队,以后升国旗时将由学生自己奏乐。
德育为先 创新养成教育
上个月,一位市民将一封感谢信送到郾城区实验小学,表扬六(9)班学生王池倬捡到他的手机,并原地等待失主前去认领。据了解,王池倬平时就经常乐于助人。有一次,和王池倬一同坐公交车的同学的钱丢了,王池倬二话不说就把自己的钱给了那位同学。
副校长宋新耀说:“一年多来,孩子们在行为习惯、道德品质等多个方面比以前有了很大提升。现在,无论走在哪里,都会有学生主动问好,好人好事更是层出不穷。”
少先队总辅导员陈耀军介绍说,为强化教育效果,学校立足纪律卫生、责任分包、明星评比、活动完成情况等方面开展竞赛,采取“日检查、周公示、月总结考核”的方式,培养了一批值周生、文明监督员、大队委等,要求他们首先管好自己,管好自己所在班级,然后参与到学校管理中。学校还广泛征集家长志愿者,通过“大手拉小手”影响带动学生守纪律、讲规矩。“学生通过轮流体验参与管理,锻炼了自制能力,促进了良好习惯的养成,营造积极向上、文明和谐的校园环境。”宋新耀说,学校还将根据各年级特点,通过法制、安全、健康卫生、行为习惯等培养,不断丰富德育教育内涵。
自主学习 树立独立意识
语文教研室主任王瑞华介绍说,学校在语文教学方面侧重“突出阅读,注重感悟,强化写作”,不断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学习自信,目的是让学生学会受用终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学校的数学“问题引导式高效课堂”课题实验做到了学生之间交流、师生交流,增强了学生的数学表达能力,也使学生的自信心大增,成为学习的主人。
学校通过打造优质高效课堂,加强教学常规管理,全面提高教学质量,也锻炼了学生的独立意识。如今的郾城区实验小学,无论老师在与不在,班级总能保持良好的学习氛围。六(4)班学生廉睿睿告诉记者,作为班长,她和同学一起制定班纪班规。她说:“每当老师忙于学校其他事务时,班干部、学习委员等会带领同学进行自学,不仅提高了自学能力,也提升了班级自律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