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小记者苑
本版新闻列表
 
下一篇
2017年3月28日 星期
近百个小记者家庭参加植树活动
“我与小树一起成长”

扶正树苗、填土、浇水,小记者们认真植树。

□本报记者 张玲玲

阳春三月,草长莺飞。在这绿意盎然的日子里,漯河日报社小记者俱乐部与市绿化委员会共同发起了“我与小树一起成长”的公益活动。3月25日上午,近百个小记者家庭参与其中,种植树苗,为大地披上绿装。

小记者个个情绪高涨

按照约定时间,参加植树活动的小记者于3月26日上午9点在经济技术开发区华电大道旁边的植树基地集合。当天上午8点40分,记者在植树基地看到已经有多位小记者在路边等候着。“我们担心迟到,早上6点半就起床了。洗漱吃饭后,坐了40多分钟公交车到达这里时还不到8点半。”小记者汪晨星的妈妈说。

对于当天的植树活动,小记者们充满期待,兴趣十足。“我只在课本、电视上看到过别人植树,自己从来没有种过树,所以听说要参加植树活动,超开心。星期五下午放学后,我一直嫌时间过得太慢,想快快来植树。”小记者张羽涵兴奋地说。

种树现场 热火朝天

上午9点,近百名小记者集合完毕后,在家长的陪同下,兴趣高昂地前往目的地。“小树苗,我们来啦!”伴随着孩子们的欢呼声,植树活动火热开始。

途中,看到挖坑机在植树基地作业——不到一分钟就将一个直径约50厘米、深约70厘米的土坑完成了,小记者不约而同地发出了“哇”的感叹声。到达目的地,树坑已经挖好,树苗也已放入树坑,只等小记者家庭去埋土、浇水。

瞧,小记者冯子航的爸爸把树苗扶正后,冯子航飞快地摆动着铲子,往树坑埋土。父子俩配合默契,一会儿就将树苗种好了。

“你这样,把树坑填满后,用土围成一个圈,一会儿方便浇水……”小记者王策的爸爸一边示范一边说。王策在旁边郑重其事地点着头,照着爸爸教的动作去做,很快就学会植树了。

扶正树苗、填土、浇水,植树的每一项环节都有条不紊地进行着,小记者们没有丝毫马虎。在家长的帮助下,小记者们的种树动作越来越熟练,顺利完成了小树的种植。经过一个小时的努力,200棵杏树被大家种植完毕。

种完树苗 许下心愿

种完树苗,每个小记者都从工作人员处领到了红丝带,把名字写在上面后系在所种的树苗上。除了姓名,用心的小记者还在红丝带上写下种植时间、自己所在学校、班级及相关祝福语。种完六棵树后,小记者董怡鑫一一在红丝带上认真地写下了祝福语——“愿小树苗和我们一起快乐成长”。

许洼小学三年级的宋雨晗与潘美米家住上下楼,两人一起长大,相处得像亲姐妹一样。在共同种完树后,她们在红丝带上写着“永远的好姐妹,愿友谊之树常青”。

通过合作植树,一些小记者还结交了新朋友。“王宗辅和常嘉河,共同祝小树茁壮成长。”王宗辅的妈妈分别在9根红丝带上写下了两个人的名字及祝福语,“这些树全部是他们两个合作完成的,他俩配合得相当默契,而他们是通过今天种树才认识的。”

通过植树 收获满满

在植树活动中,虽然累得满头大汗,但小记者们一致表示收获满满。“通过种树,提高了合作能力。既锻炼了身体,又美化了环境,真是一举多得。”看着刚栽下的杏树,小记者朱家驹一脸喜悦。

“种树真不容易,小树苗要长成参天大树,得多不容易呀。我们以后要更加爱惜树木,保护树木。”小记者孙雅茹感慨道。

除了小记者,与此同行的家长们也感触颇多。“每天生活在城市里,快节奏让人很难体会到亲近自然的乐趣,这次机会实在难得。共同种树,既亲近了自然,又增进了亲子感情,很有意义。”家长李文杰说。

“在种树的时候,我除了不停地鼓励孩子,也趁机为孩子上了一课。我嘱咐孩子一定要把树苗种好,这样树苗才有机会长成大树。就像孩子学习一样,只有现在好好学习,将来才有机会成为对国家有用的人。”家长褚海霞说。

在离开的时候,小记者们挥手与小树苗再见,并且约定明年再来看望它们。

“植树活动不仅体现了小记者们强烈的参与精神和环保意识,更让他们在护绿实践中得到学习,使其成为爱绿护绿的小公民。”小记者部主任杨东辉说。


下一篇
Copyright@1984-2006 China water transport. All Rights Reserved.
漯河日报社 版权所有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