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山是一项危险运动,有时与死亡只有一线之隔。自然环境的恶劣、个人操作的失误都会造成意外。所以我们在尽量避开危险的境况下,应加强自身技术训练,提高在恶劣环境中的存活能力。我们在获得登山快乐的同时,需要全身而返。为了确保登山过程中的安全,登山者需要注意以下方面:
1.做好热身准备。登山前可利用10分钟~20分钟做肌肉伸展活动,尽量使全身肌肉放松。开始爬山时,切不可一上来就加大运动量,要循序渐进。
2.随身携带必要的衣物、粮食和装备。一双徒步登山鞋是必备的,要买稍微大一码的鞋,因为下山时脚趾能有一定空间。如果鞋子不合适,会因为不期而遇的寒流冻伤脚。还需要穿多层的服装,因为山上的温度变化颇富戏剧性,当云层遮住太阳的时候,一切都很难说。检查一下,帽子是不是可以和氧气面罩配合好,多带一些轻的袜子以备替换。睡袋必须是至少1000克35盎司羽绒填充的,不要在睡袋上图便宜。太阳好的天气,可以把睡袋在帐篷顶上晾干,用岩石来压住睡袋。
3.出发前应先做健康检查,尤其是平日很少运动的中老年人,更需认真检查。
4.要走不要跳。三步并作两步走或蹦蹦跳跳会加重膝踝负担。
5.要匀不要急。匀速行走最省体力,而且有利于保持良好的心态。
6.走阶不走坡。上下山时尽量走台阶,少走山面斜坡。
7.走硬不走软。在水泥、石板等硬地上行走,比在草地、湿地、沙坡等软地面行走更省劲和安全。
8.别总往高处看。登山之初,向上看可导致疲劳感,攀登时目光最好停留在自己前方五米为宜。
9.快去慢返。出游的路可走得稍快,返程则要慢些走,以免疲劳的关节、肌腱受伤。
10.在户外危险路段时,一定要组成小队,确保能够互相照顾。
11.改变登山路线或决定是否回头时,必须冷静判断,不可冲动。
12.将登山行程交给留守人员。
13.从上山到下山,均需随时向留守人员、途中警察机关或家人报告行踪。
14.进入山区后,应随时注意气象数据及变化。
15.遇到危险时按原路折回或寻找避难处静待救援,以减少体力的消耗。
16.在无路的溪谷中溯溪攀登,不可在深山无明显路径时沿溪下降。
17.到达山顶时不可狂饮,否则汗量增加容易造成身体疲劳。此外,行进中应随时调整步伐及呼吸,不可忽快忽慢。
18.行进中,应随时将水壶补足水。
19.登山期间,可多作休息,但休息的时间不宜过长,以免着凉。
20.切勿让身体及衣物受潮,以免体温过低。在面临危机、疲劳等压力时,维持体温是首要之务,并应随时注意自己及队友的心理变化,设法维持情绪平衡。晚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