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9月,我被选派到孟庙镇坡陈村任第一书记。刚来村里时,谁都不认识。我想,要想村里人认可,必须得干出一些实实在在的事情才行。经过考虑,我就先与村干部一起排查、摸底,并将所了解的内容以日记的形式记录下来。
我记得2014年11月14日那天,我们用了两个多月的时间,终于摸排完毕。那篇日记是这样写的:“2014年11月14日,星期五。今天,终于确定了漯河高中与坡陈村驻村结对共建工作慰问人员名单,共10人。在长出一口气的同时,我心中难免一阵心酸。45家低保户,家家都有一本难念的经,真的是像托尔斯泰说的那样‘幸福的家庭大都相似,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然而我却不能够一一照顾到。算了,小步慢跑,先为这10户村民建一个表格,要特别注明困难程度,对他们先期慰问并建立长效机制,其他的低保家庭随后再逐步进行帮扶吧。多么期望老百姓的天空永远是晴朗的啊!”
写完这篇日记,我就下决心,要扑下身子,为村民们做些事情。每次村里发生的事情,我都会记录下来。日记里记录的事情,成了我每天工作的动力,成为工作的方向。2015年3月23日以前,我一直在张罗为村里改建幸福院的事,直到那天,终于有了着落。一是争取到了市民政局的6万元项目资金,二是协调学校出资13600元。下一星期,村里就可以先垫资进行改造工程了。等到幸福院建成,村里老人就皆老有所去、老有所乐、老有所养,好事一件啊。
看到经过努力终于办成的事情,看到村民满意和感激的表情,我由衷地感到:其实,当个村官也不赖。
2016年5月10日,我为村民陈守亮送去了临时工工资6000元。两年了,作为村里的特困型低保户,他有残疾,唯一的儿子又患了肾病,每年的慰问首先就得考虑他。他不脱困,我的心病就难除。从2015年起安排他做村里的保洁员,每月500元补助,这下钱拿到手,生活就更有保障了,基本可以解决他的后顾之忧了。他儿子我也去看过了,脸色很红润,一切还好。谁说“心病难治”?我不就把陈守亮这个“心病”治好了?只有把对方当成“心头肉”,才能治好“心头病”。
作为驻村第一书记,我特别关注坡陈村小学孩子们的健康成长。2016年5月26日下午,我陪同漯河高中党委书记、校长专程到坡陈小学举行了“漯河高中关爱留守儿童结对帮扶暨爱心捐赠活动”,将志愿服务直接送进小学课堂,并为孩子们送来了书籍、文具等学习体育用品。而在此之前,我已组织协调向该小学捐赠乒乓球案11套,捐赠各类图书2000多册,捐赠各类文具1000多件。
不仅如此,2016年6月1日上午,带着7000名师生的深情厚谊,我再次陪同漯河高中相关领导到该小学献爱心,向245名学生捐赠了245个价值17000元的书包。我把书包发到学生代表手中,并祝孩子们节日快乐,鼓励孩子们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同样是一声“张老师”,我在坡陈小学听到孩子们这样叫我,感到特别亲切,心头也特别温暖。
驻村以来,我深深地觉得,群众和你亲不亲,就看你干事真不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