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版:美好家居
本版新闻列表
 
上一篇
2017年5月9日 星期

家装 陷阱不止一个

资料图片

瓷砖铺到一半量不够了、壁纸贴到一半拼花对不上了、地板铺完封边不够了……诸多“意外”,在家装现场频频发生。

“签合同时看到施工项目都是全的,以为不会有增项了,没想到被主材用量超出预算绊了一跤。”“已经施工一半了,也不可能再重新换瓷砖吧?只能再加钱买缺少的瓷砖。”……在不少有过装修经历的消费者的抱怨中,记者发现,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包括瓷砖、壁纸、地板等主材用量常常超过原本的测量数值,消费者现场二次掏腰包补买主材的情况屡屡发生。

墙砖缺少 需要二次买单

最近正忙于给家里老房子装修的徐女士向记者讲述了她遭遇的装修陷阱。“卫生间的墙砖贴的差不多了,工人告诉我不够用了,差了大概50多块砖,得再花钱补买。”徐女士说。

种种“误差”的出现,究竟是主材品牌“一不小心”测量不准确,还是有意制造增项强行加价?近日,记者对测量“误差”进行走访了解后,发现家装主材使用背后的“潜规则”。

以低价签单 用补价赚钱

“装修队是朋友推荐的,前期的施工都很顺利。现在轮到了瓷砖品牌入场,就出现了测量与实际铺贴间的误差。”徐女士表示,“如果是差个一块儿半块的,我也能理解是测量误差,但是少了50多块砖呢。”

的确,报价时听起来便宜划算,落地交付时才发现自己“补交”的费用其实并不少。记者提醒消费者,不管是主材品牌还是装修公司,为了能够以较低的价格和消费者签单,往往以低价吸引关注,一旦签成,便可在其中做不少“文章”。而在各项主材的测量中有意“压缩尺寸”,便是让初始报价显得低廉的重要手段。

而对于正规严格的大公司来说,此类问题并不多见了。详尽的测量数据报表与合同明细,更能让人看得清实际耗材。

选择专业的装修公司

除了可能需要在施工现场“即兴”买砖外,还有一些“模糊”的主材损耗,其实也隐藏在不少装修工地。

以壁纸为例,一旦涉及到拼花对接,必然会有一些损耗。有些装修公司把主材都包含进去,但时常会“自动”忽略掉材料损耗的情况。一旦主材入场,就会出现问题,临时加壁纸卷数、找相应的拼花对接都可能发生。

由此可见,虚报主材用料的损耗情况基本可以分为两种,即不顾实际损耗一味给消费者报出低价,但在后期应用中再次掏钱增购,另一种则是打着“视觉效果”的幌子以“高损耗”忽悠消费者买无意义的单。对此,专业的设计师及施工人员则可能成为消费者避免跳入陷阱的有力保障。

据《北京青年报》


上一篇
Copyright@1984-2006 China water transport. All Rights Reserved.
漯河日报社 版权所有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