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人文沙澧
本版新闻列表
 
2017年5月22日 星期

沧桑樊哙墓 传奇舞阳侯

樊哙墓。
通往高庙的29级台阶为高庙增添了一丝神秘感。
位于华店村华店小学内的千年古槐。
位于北舞渡镇蒿庄村的高庙。

鸿门宴的故事因被司马迁载入《史记》而流传千古,大将军樊哙在鸿门宴上“瞋目视项王,头发上指,目眦尽裂”的形象为人所熟知。然而许多人并不清楚,刘邦一统天下后,封樊哙为舞阳侯。如今,在舞阳县境内,仍有樊哙墓及祭祀樊哙的高庙等古迹留存。5月12日,记者到舞阳县马村乡郭庄村等地,探访樊哙与舞阳的渊源。

□文/图 本报记者 杨 旭

有两千多年历史的樊哙墓

正午时分的郭庄村显得颇为宁静,骄阳下麦浪滚滚。记者沿村中小路前行,敞开的屋舍内间或传出几阵犬吠,更显静谧。在几位热心村民的指引下,记者穿过一条狭窄的过道,樊哙墓便出现在眼前。 樊哙墓位于村西,坟丘约二层楼高,坟上种满了花草。绕坟一圈为砖石所砌,周长约30米。在坟丘西侧村道旁有墓碑两座,上书“汉樊将军武侯之墓”。据铭文记载,樊哙墓原墓冢高大,有陵园、樊侯铭碑及碑楼。后来碑楼被毁,石碑扑地,幸得樊氏后人和当地博物馆、村委共同筹资重建碑楼。樊侯铭碑为明代嘉靖年间重修樊哙墓时所立,额书“汉室元勋”,铭文“黆黆将军,威盖不当,操盾千钧,拔主项堂,兴汉破楚,矫矫忠良,卒为丞相,帝室以康”,相传为班固所撰,简明扼要地总结了樊哙的一生。2008年,樊哙墓被确定为市第一批文物保护单位。 墓冢南侧广场上有香炉一座,供凭吊者焚香祝祷,祭奠这位两千多年前的传奇将军。有趣的是,在广场之南,除了供村民活动的健身器材,还有石砌象棋棋盘一方,摆上棋子,便可在楚河汉界重演那段双雄争霸的壮阔历史。 樊哙本是江苏沛县人,为何葬于舞阳?原来,樊哙与刘邦一样出身卑微,二人一向交好。刘邦起兵反秦后,樊哙便做了他的副官。因樊哙忠勇扶主,一生战功无数,刘邦在高祖六年封他为舞阳侯,封地便在舞阳。樊哙去世后,谥武侯。在中国古代的谥号用法中,“武”字包含了很多意义,“刚强直理曰武”“威强敌德曰武”……足见官方对于樊哙的高度评价。事实上,在舞阳民间也有供奉樊哙的习俗。舞阳境内原有祭祀樊哙的高庙三座,有的已损毁,有的尚存遗迹。

高庙和千年古槐

郭庄村村民郭有福就住在樊哙墓附近,他告诉记者,舞阳有东、中、西三座高庙,自村向西一公里的华店小学便是西高庙所在地。上世纪六十年代他在此上学时,学校里还有大殿、石碑、东西厢房,种植着柏树。听老人们说,大殿里以前还有樊哙塑像。如今,学校里只剩下千年古槐一株。 记者按郭有福所指来到位于华店村的华店小学,一进校门便看到了那株古槐。槐树大约三四人合抱,主干有明显破损和修固的痕迹,但仍枝叶茂密,如同一位屹立的巨人。正值下午进校时间,孩子们在树下往来嬉戏,使得古槐更显朝气蓬勃。 另外两座高庙,东高庙位于莲花镇韩寨村,记者在当地并没有见到遗存。中高庙位于北舞渡镇蒿庄村,记者驱车一路寻找,终于在村子一个不起眼的角落见到了高庙。 蒿庄村村民王得占就住在高庙下,他指着29级石阶之上一座古朴的月亮门告诉记者,那里便是高庙了。王得占说,记忆中石阶原有33级台阶,现在只剩29级了。记者仰望月亮门内半遮半现的古朴建筑,顿生对历史的敬重之意,也体会到了高庙之“高”的意义。拾阶而上,呈现在记者眼前的院落显得有些破败,但也真实地体现出时光的痕迹。院内正中为大殿一间,土木混合砖石结构。廊柱与殿顶早已斑驳得看不出颜色,墙体也显露出不同年代的修补痕迹。大殿大门紧锁,透过门缝,记者看到殿内有樊哙塑像一座,颇为威严,但无法看清更多细节。 59岁的王得占对这座高庙的历史和建筑结构知道得不少。他说,这座高庙在新中国成立前就办成了学校,他曾在此上学。那时候学校里有东西厢房,南方还有鼓楼。2000年前后,学校搬走了,村民们重新制作了樊哙像安置在大殿内,现在每月初一、十五都有人上香。王得占告诉记者,大殿的廊柱和殿顶是清朝雍正年间修建的,一直保存至今。

“三箭”的传说

王得占说,当地流传的樊哙的故事很多,他向记者讲述了一个关于高庙来历的传说。 相传樊哙一生立下多次救驾之功,其中鸿门宴的故事人们早已耳熟能详,还有一次发生在刘邦被项羽追赶的路上。刘邦逃难所乘战车的车轴突然断了,樊哙以手臂当车轴,一路护着刘邦,跑到舞阳才脱险。因樊哙战功太大,刘邦称帝后对该封他什么官职犯了难。最后他想了个办法,把所有的官服都摆在樊哙面前由他挑,挑到哪件便封他做什么官。出身低微的樊哙哪里认识官服?他挑了一件颜色最花的,谁知竟是七品县令的官服。刘邦便顺势封他做舞阳县令,为了抚慰他,又加封他为舞阳侯。 到舞阳上任后,樊哙心里很不是滋味,认为刘邦戏弄了他。一气之下,他拉开弓箭,向着京城皇宫的方向射了三箭。三箭射出,樊哙才意识到自己犯了意图刺王杀驾的大罪,他偷偷向京城方向赶去,沿路打探消息。刚走不远,他遇到了一位纺花的老太太。奇怪的是,别人纺花都是一锭一线,这位老太太却是三锭三线。樊哙上前询问,老太太回答:“我的三锭三线也比不上樊哙的三箭啊。”一句话惊得樊哙出了一身冷汗,他想,这位老太太莫不是天上的王母娘娘,得知此事前来惩罚他的?于是他接着问:“您看到樊哙的三支箭了吗?”老太太回答他:“我只看到三根盖房子的檩条,飞到三个地方去了。”正在樊哙不明所以时,老太太接着说:“樊哙一生忠心护主,虽然现在犯了错,只要能诚心悔过,好好做官,爱护百姓,也算是功过相抵了。” 老太太的话让樊哙醍醐灌顶。从此,他勤勉为官,造福舞阳百姓。老百姓为感念他,用那三支箭化作的檩条建起了三座高庙,世世代代祭祀他。


Copyright@1984-2006 China water transport. All Rights Reserved.
漯河日报社 版权所有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