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本地综合
本版新闻列表
 
下一篇
2017年5月25日 星期

我市集中整治交通十大陋习
公职人员违法,所在单位或被取消文明单位荣誉
警方将乱停乱放的电动三轮车拖走。本报记者 郝河庆 摄

本报讯(记者 郝河庆)5月24日,记者从市文明办获悉,为深入推进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市文明办联合市公安局从22日起在全市范围内开展集中整治十大不文明交通行为统一行动。

集中整治交通十大陋习

“行人、非机动车闯红灯;行人横穿马路,翻越护栏;非机动车驶入机动车道;随意鸣笛,车窗抛物;机动车占压盲道、随意停放;‘摩的’‘黑出租’非法营运;出租车拒载、不打表、急停猛拐等;公交车车容不整,随意变道等;渣土车、工程车、黄标车闯禁行、沿街抛洒遗漏等;酒驾、醉驾。”5月24日,市公安局交警支队队长孙全忠告诉记者,这十大不文明交通行为将是这次整治的重点。

实行史上最严交通整治措施

在本次整治中,针对乱停乱放、“僵尸车”等,我市警方将采取及时劝离、贴条处罚、清障拖移等手段。

此次整治措施最严还体现在,对公职人员违法行为,定期抄告市文明委及其所在单位。国家及省、市文明单位,每月发现一人次不文明交通行为,对所在单位通报批评,三人次给予黄牌警告,五人次取消所在单位文明单位荣誉。

酒驾整治将常态化、长效化

据介绍,我市警方将启动人性化执法,对电子监控抓拍的违法及时录入并短信提示;电话通知当事人,避免再次出现同样类型的违法行为。

此外,我市警方还将每周至少组织两次集中查酒驾行动,突出中午12时至14时,晚上20时至24时的重点时段,将酒驾整治工作常态化、长效化。


下一篇
Copyright@1984-2006 China water transport. All Rights Reserved.
漯河日报社 版权所有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