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图 本报记者 杨 光
端午节就要到了,近日,67岁的市民郭瑞玲可忙活了,不少人上门找她做“五彩粽子”香包。这些“五彩粽子”香包用纸盒折叠成菱形,塞进香料,外面缠绕着五彩丝线,边角缀着中国结和吊坠,五彩斑斓,不仅“颜值”高,还有驱蚊的功效。
郭瑞玲说,“五彩粽子”香包是端午节的传统手工艺品,希望大家通过“五彩粽子”香包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
“五彩粽子”香包造型优美
5月26日中午,记者来到郭瑞玲家中,客厅的桌子上、沙发上摆放着不少五彩丝线,郭瑞玲带着近视镜,把一张硬纸折叠成菱形,往上面缠绕着五彩丝线。
郭瑞玲家的阳台上、电视机、空调上都挂着一串串“五彩粽子”香包,有大有小。记者拿起一个仔细欣赏,香包外观雅致,造型优美,表面花纹是用细丝线密密麻麻缠绕而成。再用红色线绳穿起来,边角缝上吊坠和中国结进行装饰,有的还缀着一颗鸡心形状的香囊。这些“五彩粽子”香包闻起来香气扑鼻,小的可以戴在身上,大的可以挂在家里欣赏,堪称一件件完美的传统手工艺品。
郭瑞玲向记者展示了制作香包的方法。把纸盒剪成长条然后折叠成菱形,把五彩丝线搭配好,在菱形上进行缠绕。缠绕丝线很讲究,排列要好看,还要紧密。“颜色搭配得好,看起来就像五彩云一样美。”郭瑞玲说,“五彩粽子”香包有很好的寓意,在其中加入香料,还可以驱蚊。
“这手艺我12岁时就学会了,是我的妈妈教我的。”郭瑞玲告诉记者,在她小时候,很多人都会做这些端午节的工艺品,每到节前,家里的老人都会给孩子做几样。如今会做这些工艺品的人已经很少了。
传统手工艺品很受欢迎
“这几天快把我累坏了,不少人托关系来找我做,我也不好推辞,提前也准备了不少材料,天天在家赶工。”郭瑞玲说,一年四季都有人登门讨要,她也不求回报,只要大家喜欢,就感觉很满足。
每到逢年过节,郭瑞玲也会做一些“五彩粽子”香包装饰房间,或者送给亲朋好友。有的朋友拿到后收藏起来,还有的朋友把她制作的香包带到了国外。郭瑞玲也越来越出名,不少人通过她的孩子或朋友索要。
郭瑞玲的孙子正在上小学,班上的同学得知他奶奶会做“五彩粽子”香包后都想要,郭瑞玲就让大家写了一个名单,按照名单进行定制。5月25日早上,郭瑞玲把制作好的“五彩粽子”香包交给孙子带到学校发给同学们。
“没想到这些小孩子这么喜欢,如果有时间,我也乐意给他们做。”郭瑞玲说,“五彩粽子”香包成本不高,但要下功夫才能学会,会制作的人很少,也希望能让更多的人看到,了解端午节的传统文化。
(观看“五彩粽子”香包制作视频,请扫描下方二维码,下载关注“沙澧河”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