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版:文娱播报
本版新闻列表
 
下一篇
2017年5月27日 星期

中国青年导演 迎来幸福时光
戛纳电影节中国青年导演作品受欢迎
《路过未来》海报

以往国际电影节上出现的中国电影导演多是张艺谋、贾樟柯这样的知名大导,但在今年的戛纳,中国青年导演的力量却不容小觑。唯一入围本届电影节的华语长片《路过未来》出自青年导演李睿珺。去年在西宁First青年电影展大获成功的两部导演处女作《中邪》《喜丧》在戛纳展映后同样广受好评。当数码拍摄技术革新,拍电影的技术门槛降低,青年导演距离自己的电影梦是否越来越近?而市场对于年轻导演又有怎样的态度?对此,有媒体记者在戛纳电影节专访了多位青年导演及制片人,让我们一起听听他们的想法。

谈题材

家庭、农村题材戛纳电影节受追捧

张涛、马凯、李睿珺都是第一次带着作品来到戛纳电影节。张涛执导的首部导演处女作《喜丧》获得2016年西宁First青年电影展最佳影片,与他同一届的马凯当年同样凭借处女作《中邪》获得“最佳艺术探索奖”。曾执导过《家在水草丰茂的地方》的导演李睿珺则是第一次有作品入围戛纳。这一次,由他执导的电影《路过未来》入围了“一种关注”单元。

值得一提的是,几位青年导演此次带去戛纳的作品都纷纷选择了家庭题材。《路过未来》聚焦中国第一代农民工及其子女的生活情感,影片既探讨了社会问题,也讲述了关于家庭与爱的故事。

《喜丧》的故事则聚焦于农村老人问题。《中邪》虽然是惊悚题材,但背后同样是对农村迷信文化的一种审视。尽管三个人的电影背后有着各自不同的故事,却都表现出中国青年导演身上的担当。

张涛表示,之所以选择这一题材,其实是跟自己的家庭有关:“我的外婆和奶奶都已经去世了,母亲今年刚走,死亡这个话题一直困扰着我,我是发自内心想要拍摄这个题材。中国人很忌讳讲生死,但古人从来都不回避这个话题,《论语》里讲得最多就是生老病死。”他透露,接下来自己还会继续关注跟家庭伦理相关的题材,第二部长片《家谱》目前正在筹备。

谈演员

是否明星无所谓,关键能塑造出角色

第一次拍电影的导演,能够请到明星演戏的机会微乎其微。因此,非职业演员成了多数青年导演的第一选择。

前段时间大获好评的《路边野餐》演员几乎来自导演毕赣的亲朋好友,《喜丧》同样全部采用群众演员。这些群众演员不仅不露怯,甚至在镜头前贡献了极其自然的演技。其中饰演老母亲的演员郁凤云年过八旬,但演技却让人拍案叫好,在去年First电影节上,评委会主席王家卫执意要把“最佳女主角”颁给她,电影在戛纳展映后,她的表演也获得不少观众好评。导演透露,郁凤云是一辈子的农民,但从年轻时就很爱唱戏,这次能找到她来出演,是这部电影的福气:“看完她的表演,我深深被震撼了,原来一个农民也可以如此有梦想。”

马凯的《中邪》同样全部启用群众演员,当年曾在横店做选演员的副导演助理的他,通过自己认识的特约演员找到主演班底。为了能让这群非职业演员适应电影的表演,马凯不断要跟他们排练,督促他们不能用那么夸张的演法。为了让他们能够找到出演惊悚片的感觉,马凯还带他们去墓地“体验生活”。

不同的是,在《告诉他们,我乘白鹤去了》《家在水草丰茂的地方》接连使用了草根演员之后,李睿珺这次在《路过未来》里转而与杨子姗、尹昉等专业演员合作,对于这次合作,李睿珺本人很满意:“杨子姗的角色生病了,需要一个逐渐消瘦的过程,她就开始节食,每天只吃几个虾仁和青菜,瘦了近20斤。”

谈市场

对于年轻导演观众持包容态度

以往艺术电影及其创作者常被贴以“闷”“生涩难懂”的标签。然而这次在戛纳电影节,几部来自中国导演的电影不仅故事具有现实性,可看性也有所加强。

7万元成本、18天拍摄周期,马凯的这部超低成本处女作《中邪》刚诞生就拿奖无数,接下来这部电影还将登上国内大银幕。对于这一切,这个曾经艺考失败,武校出身,做过横店跟组演员的年轻导演直言不可思议:“我从2011年只要赚点小钱就会拍短片,朋友都很不理解,那时候我的直觉就告诉我,要坚持下去,现在也许看不到什么,但未来一定会带给我点什么。数字机器的产生改变了很多人的命运。”接下来,马凯想尝试拍一系列开启国产惊悚片的新类型,让大众能看到属于中国自己的惊悚电影。

李睿珺认为,整体而言,中国艺术电影生存环境正在往良性方向发展,融资和发行渠道越来越多,观众也比以前更包容:“几年前我的电影哪有可能上院线?但现在可以。”

张涛则认为,随着观众的审美提高,拍摄门槛降低,青年电影人有了更好的展示平台。

谈形势

青年导演进入国际市场门槛仍不低

而在国际市场方面,也有不少片方对中国青年导演的电影有了更多了解和兴趣,当然想要入选国际电影节,青年导演们仍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这次《路过未来》能入选戛纳,制片人林晶坦言“当初压根没想到”。林晶表示,在贾樟柯之后,国际电影节对于中国电影的认识曾出现一个断层,再加上如今国内很多青年导演想拍的电影类型更丰富,或者想拍票房很高的商业片,都让如今的年轻导演进入国际电影节的难度依然很大。但另一方面,观众及市场对于艺术电影及其创作者却日渐包容:“只要你认真做一个作品,他们一定会给予你很好的反馈,这是青年导演一个最好的时代。”

而针对近年来不少艺术电影在国外影展“镀金”回国,但在国内电影市场却依然遭遇“排片难”的问题,《路过未来》的出品人杨硕则对《路过未来》国内放映情况持乐观态度。他表示,影片入围戛纳,又拥有一线演员,同时很多比较有格局的院线也都愿意给予这部电影更多排片,再加上走艺术联盟院线,对于前景还是较为看好。

曾参与过多位年轻导演作品开发的杨硕透露,相较以往,如今的年轻导演拥有更多机会,但进入国际市场的门槛依然不低。

晚综


下一篇
Copyright@1984-2006 China water transport. All Rights Reserved.
漯河日报社 版权所有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