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图见习记者陈金旭
3月27日上午,记者在漯河医专三附院见到了朱利伟,他身穿白大褂,戴着一副眼镜,虽然瘦弱却肩负着沉重的责任:病人需要他,学生需要他,医院也需要他,只见他穿梭于病房和办公室之间,忙个不停。
救死扶伤争分夺秒
辛勤耕耘收获颇丰
书,奔波于病房和教室之间。
工作之余,朱利伟将临床、教学中的心得体会和问题加以总结,并寻求改进、解决方法,边学习边实践,边探索边总结。在平时的诊疗过程中,作为老师的朱利伟言传身教,诲人不倦,向实习医师传授工作中的经验的同时经常要求他们反思自己工作中的不足。实习医师从他身上学到的不只是宝贵的专业知识,更重要的是他作为一名医生的职业道德和为人处世的真诚态度。
作为一名外科医生,35岁的朱利伟全力以赴为每位患者解除病痛。
2015年12月,市民石先生不慎从高空坠落,同时被高空坠物砸中,当即胸部、腹部疼痛难忍,并伴有心慌闷气、恶心呕吐等症状,被送到医院。
值班医生朱利伟立即赶到CT室进行会诊。考虑到患者腹腔内脏器官破裂出血,朱利伟毫不犹豫地将患者推入手术室进行抢救。经过输血检验科、药械科等科室的通力协作,患者生命体征平稳,脱离生命危险。
尽管救死扶伤是医生的天职,但每次手术都伴随着惊心动魄。从患者进入医院到摸清病况、实施手术,朱利伟分秒必争。“如果不及时做出处理或者处理方法不当,患者随时有可能出现生命危险。既然为患者解除病痛是医生的职责,那我就更应该发挥自身技术,守护患者健康。”
医教结合教学相长
在漯河医专三附院,朱利伟不仅有临床工作,同时承担着教学任务。他常常一手是教案与作业,一手是病历和医
长期的辛勤付出使朱利伟在临床带教、医教结合中取得丰硕成果。
多年来,朱利伟分别在《中国继续医学教育》《卫生职业教育》等国家级期刊上发表论文十余篇。由朱利伟主持开展的两个项目分获2012年度“漯河市科技进步奖”、2013年度省级、市级科技成果二等奖。2014年,朱利伟被评为漯河市首届青年拔尖人才。
以仁爱为笔、以医术为墨,朱利伟书写着自己的平凡又伟大的从医生涯,更加完美地诠释了“医者仁心、师者厚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