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上都是积水,居民只能沿着墙根处的预制板进出。
原帖
跟帖
采访
□文/图 本报记者 张玲玲
6月6日,网友“秋天的童话”在朋友圈发了条消息:雨后,这条路看起来真美,但走起来可就麻烦了……
网友“金鱼”:光看图片,我还以为是一个池塘呢!
网友“罗罗”:这一点儿也不像一条路。
网友“格桑花”:怎么过呀?估计得穿胶鞋吧!
6月6日中午,记者看到消息后联系了网友“秋天的童话”。
据网友“秋天的童话”介绍,6月6日上午11点多,她到市区交通路一建公司家属院内一个亲戚家串门时,发现了这条积水的路。
“家属院内的路上满是积水,平静的水面上是蓝天、白云和周围建筑的倒影,看起来倒有几分江南水乡的气息,我就拿出手机拍了几张照片。”网友“秋天的童话”说,拍完照片,她才意识到这条路走起来不那么容易,“紧挨北侧平房的墙根处铺了一排预制板,我就从上面沿了过去,上面还有高低不平的水泥块,很不好走”。
6月6日下午2点,按照网友“秋天的童话”提供的地址,记者来到那个家属院,发现家属楼前有两排低矮的平房,两排平房中间是一条长约30米、宽约8米的东西路。虽然雨早就停了,但路上积满了水,来往居民不得不沿着北侧一排宽约40厘米的预制板小心通过。车辆从此处经过时也放慢速度,车轮溅起一片水花。
“本来进入家属院有两条路,那条路被封死了,就剩下这一条路。但是,这段路地势低,一下雨就有积水。积水还无处排,经常是雨停几天了,积水才慢慢消退。没有办法,院内的居民就凑钱买了预制板铺在了墙根处,要不然真没法出门。”一位居民指着墙根上厚厚的青苔说,“夏季雨水多,这段路的路面几乎都没干过,窄窄的预制板成了居民走得最多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