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芦明航:营造整洁环境 □文/图 见习记者 陈金旭 今年13岁的芦明航是漯河十中七(2)班的劳动班长。认真负责的他不仅是老师的好帮手、同学的好伙伴,也是班里的“创建小卫士”。班里的讲桌总是被擦拭得干干净净,窗台没有一丝灰尘,地面更是一直都保持着整洁,这一切离不开他的辛勤付出。作为劳动班长,他不仅督促值日生按时打扫卫生,还主动参加打扫。他 |
|
 |
程梓瑜珈:劳动换来优美环境 □文/图 本报记者 王艳彬 程梓瑜珈是市实验小学五(2)班的卫生委员,为了保持教室卫生,他总是在课间休息时间打扫卫生。当同学位置上有垃圾时,他会捡起来扔进垃圾桶里。每天他都会检查教室的卫生,角落里不留一点灰尘,上课前黑板上无一字迹。班级里擦空调、风扇、窗户等这类脏活、累活他都是主动承担。 “自己的劳动 |
|
 |
孙王远帆:积极参与“两城同创” □文/图 本报记者 王艳彬 孙王远帆是漯河五高初中部七(2)班的学生,在爱护环境卫生方面他总是积极主动。他认真学习“两城同创”知识,从自身做起,自觉规范行为习惯。日常生活中他不仅自己做到不随手扔垃圾,不随地吐痰,而且还随手捡拾垃圾,收集废品。他习惯随身携带一个塑料袋,用它装垃圾,走到哪里就随手捡到哪里 |
|
 |
童宥同:班级“环保小卫士” □文/图 见习记者 陈金旭 童宥同是漯河市市直幼儿园大(6)班的小朋友。他尊敬师长,团结同学,文明守礼,爱护环境,热心公益。他年纪虽小,环保意识却很强。生活中,他爱护环境,爱护公共设施,自觉保护花草树木。他讲究公共卫生,不仅从不乱扔果皮纸屑,看到地上有广告纸、饮料瓶等垃圾,他也总是主动捡起来投入垃圾箱。在 |
|
 |
许贺茹:尽职尽责为“创建” □文/图 见习记者 陈金旭 许贺茹是漯河五中七(3)班的卫生委员。为了管理好班级卫生,她尽职尽责。不管是教室内还是室外卫生区,她都把责任划分清楚,然后由小组长责任到人。在学校时,她不但注意班级的卫生与环境,还经常向学校分管卫生的政教老师提出建议,让校园里不留一点儿卫生死角。在大街上,只要看到有丢弃的纸屑、 |
|
 |
李佳雪:保护环境从小事做起 □文/图 本报记者 王艳彬 李佳雪是漯河三中八年级(8)班的副班长。她品学兼优,乐于助人,热爱集体,在点点滴滴的小事中,用自己的行动为漯河“两城同创”贡献自己的力量。在校园内,她每天带领同学打扫教室卫生。地上有了小纸片,她会弯下腰捡起;教室的窗户脏了,她会拿起抹布擦干净;身边的小伙伴们如果乱踩草坪,她会进 |
|
 |
李世雨:义务打扫小区卫生 □文/图 本报记者 王艳彬 在市第二实验小学四(6)班,有一个脸上总挂着微笑的男孩,他就是李世雨。李世雨是个懂得感恩的孩子,他孝敬父母,尊敬长辈。李世雨还是一名志愿者,他常常带着几位小伙伴为小区做好事,捡拾绿化带白色垃圾,擦洗楼道栏杆,清理墙壁上的小广告等。他从家里拎着小水桶,拿来了清洁球一遍一遍地卖力擦着 |
|
 |
连浩宇:要为环保做贡献 □文/图 见习记者 陈金旭 连浩宇是漯河高中高一年级(25)班的一名学生。作为一名高中生,他不但爱护环境,还积极配合学校开展创建工作。热爱劳动的他积极参加“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小公民道德建设”“绿色学校和绿色社区创建”等活动,尤其在“创建小卫士”及其他环境卫生保护活动中,他善于思考、勇于探索、具有 |
|
 |
李轩毅:以身作则爱劳动 □文/图 本报记者 王艳彬 李轩毅是漯河小学四(9)班的学生,他爱护环境,并且身体力行,为身边的人做了一个好榜样。在学校,他每天早早到校,检查班级的卫生打扫情况,发现问题总是立即处理。在公共场所,每次去河堤、公园、广场游玩,他总是随身带着一个垃圾袋,看到地上丢弃的烟头,马上捡起来放到垃圾袋里。假期里他还常和爸 |
|
 |
芦志远:养成文明好习惯 □文/图 见习记者 陈金旭 今年18岁的芦志远是漯河市第三高级中学高三(1)班的一名学生。作为一名高中生,他全力投入学校创建工作,并且身体力行,争做“创建小卫士”。 在日常生活中,他有良好的生活方式和环保习惯,坚持节约用水、节约用电、珍惜纸张。他积极参加植树、爱绿、护绿活动和各种环保小制作、小发明活动,并主动参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