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齐 放 杨 旭)6月9日上午9时,伴随着庄严的国歌,市七届人大一次会议在市科教文化艺术中心大剧院隆重开幕。
在市七届人大一次会议上,市委副书记、市政府代理市长蒿慧杰代表市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报告回顾了过去五年我市取得的辉煌成就,重点介绍了2017年的发展目标和重点工作及今后五年的发展目标和主要任务。
回顾:过去五年经济社会发展取得重大成就
经过五年的发展,我市的综合实力大幅提升。2016年,全市生产总值、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金融机构存款余额、金融机构贷款余额分别是2012年的1.3倍、2倍、1.7倍、1.8倍和2.1倍;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310.4亿元,是2012年的1.4倍;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76亿元,是2012年的1.8倍。
五年来,六项重大攻坚实现突破。项目招大引强取得重大成效,共引进投资超10亿元的重大项目66个,完成投资190亿元。服务业发展加快,第三产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27.4%,比2012年提高4.8个百分点;服务业税收达到55.5亿元,是2012年的2.6倍。城市建设力度持续加大,市区建成区面积达到80平方公里、常住人口达到76万人,分别比2012年增加18平方公里和14万人。发展动力持续增强。新培育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40家、省级创新型企业9家,新建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2个;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6%,比2012年提高6个百分点。市场主体达到9.2万户,比2012年增加3.2万户。城乡面貌显著变化。市区新建、改造134条道路、7座沙澧河大桥和一批供气、供水、排水、环卫等设施。城市旧城区、棚户区和城中村改造成效明显,累计建设安置房317万平方米。新建国家4A级景区3个。城市绿化覆盖率、绿地率分别达到40.2%和34%,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到11.8平方米。新建改造农村公路1525公里,新解决95万农村人口的饮水安全问题,成功创建6个国家级生态示范村、17个省级生态示范乡镇、257个省级农村人居环境示范村。人民生活明显改善。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8887元,比2012年增加6186元。
过去的五年,我市取得的这些成绩极大地提高了漯河在全省发展大局中的地位和作用,极大地增强了全市人民的自豪感和自信心,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沙澧大地展现出更加美好的前景。
展望:增大总量增强实力 改善民生促进和谐
今后五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牢牢把握市委确定的“四个聚焦”工作布局,坚持发展是第一要务,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全面深化六项重大攻坚为统揽,着力壮大总量增强实力,着力优化结构加快转型,着力改善民生促进和谐,持续推进一区两城一中心建设,确保再上“两个大台阶”,四个方面“走在全省前列”,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中原更加出彩作出更大贡献。
今后五年,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奋斗目标是:综合经济实力再上一个大台阶;人民生活水平再上一个大台阶;产业转型升级走在全省前列;发展动能转换走在全省前列;城乡建管水平走在全省前列;生态环境建设走在全省前列。
报告指出,2017年的政府工作必须把握“总遵循”,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和调研指导河南工作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落实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打好“四张牌”;必须坚持“总基调”,突出稳增长保态势,在稳的前提下更加注重提质发展,加快优化结构转型升级;必须用好“总抓手”,全面深化六项重大攻坚,保持经济平稳健康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
为此,我市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生产总值增长8%以上,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7.5%,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2%,进出口总值保持稳定,城镇新增就业3万人以上,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8%,居民消费价格涨幅3%左右,质量效益指标稳步提升,节能减排、环境保护等约束性指标完成省定任务。
为实现今年的目标,我市将重点抓好五项工作:一是坚持以稳定经济增长和促进转型提质发展为目标,持续优化供给和扩大需求。二是坚持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持续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三是坚持以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为重点,持续推进绿色发展。四是坚持以创新开放改革为途径,持续增强发展动力和活力。五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持续增加人民群众福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