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齐 放 杨 旭
6月9日,记者在市七届人大一次会议上了解到,《关于漯河市201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17年计划(草案)的报告》披露,今年我市围绕产业发展、城市建设、环保攻坚、民生改善等方面,安排主要建设项目400个,年度计划投资900亿元以上;安排重点项目165个,年度计划完成投资500亿元以上。
工业
以提质增效为中心,推动工业结构向中高端迈进。
重点实施以下项目:建设河南远大建筑工业化漯河基地;建设印尼先达味美食品、统一方便面等项目;建成投用路得生物科技、恒瑞膳食纤维等项目;加快盛翔新能源电动汽车、豫中南汽车产业园等项目建设;加快金大地新上项目建设;建成投产天萌医药、淞江医药产业园、曙光医疗器械等项目;加快乐通通讯、建福科技、欧上通信等项目建设;实施“十百千”亿级企业培育工程;实施“小升规”企业培育工程;继续实施产业集聚区提质转型三年行动计划。
农业
以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为统领,以提高质量效益和竞争力为中心,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农产品有效供给、农民持续增收和农业可持续发展。
重点实施以下项目:开展粮食高产示范创建,新建高标准粮田12万亩以上,抓好高标准粮田示范方的巩固提升工程;实施农业开发、千亿斤粮食、土地整理等项目,抓好临颍县中小河流治理、泥河洼滞洪区建设工程、平原洼地治理工程、小颍河治理工程建设;加强农村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和农业气象服务体系建设;发展特色乡村游、农业生态观光游,培育3个现代农业精品园区;建设临颍县小辣椒、舞阳县食用菌、郾城区芦笋、源汇区晚秋黄梨、召陵区葡萄等区域性特色优质农产品生产基地;加快我市农业物联网中心建设。
服务业
实施加快现代服务业发展行动计划,推动服务业发展提速、结构提升、比重提高。
重点实施以下项目:推进临港产业园现代物流核心区建设,创建全国多式联运示范工程和省级服务业专业园区;抓好临颍县现代物流园、豫中南亿通汽车物流园、美的物流园二期等特色物流建设;开工建设圆通、申通、邮政等豫中南快递分拨转运中心项目;开展电子商务示范创建;加快临颍县辣椒电商物流产业园、春风吹来电子商务产业园建设,抓好食材无忧、舞阳农村淘宝馆等电子商务平台建设;抓好市养老综合服务园、沁源和医养产业园建设;在农产品、日用品、家居建材、汽车消费服务等领域建设培育改造提升一批集商品集散、批发零售、交易展销、物流配送、信息金融等服务于一体的现代专业市场;加快临颍建材市场、舞阳碧富浙江商贸城等项目建设;推进文化惠民工程和重点文化园区建设,抓好龙江生态城大观园项目建设和郝家台遗址公园保护区域建设规划编制工作;推进特色商业区内城市综合体、精品商业街和现代专业市场建设。
新型城镇化
以建设生态宜居名城为目标,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统筹中心城区、县城、小城镇和新农村建设,形成城乡一体发展新格局。
重点实施以下项目:推进城市新区建设和老城区改造;加快沙澧河复航(平顶山—漯河—周口段)工程和漯河港、舞阳港建设;建设漯河至临颍、漯河至舞阳快速通道和城市外环快速通道;改造黄河路等8条道路的毁损路段,打通泰山路等5条道路,改造黄山路等5条道路的人行道;建成太白山路沙河桥、澧河桥,牡丹江路沙河桥和中山路上跨立交桥,新建改造白云山路沙河桥等5座桥梁;加快沙北恒瑞热电厂和西城区能源站建设,完成西城区S241以南、高铁站以东一期区域内热力管网建设,推进沙北区域供热管网建设,启动南环路等老城区热力管网建设;新建第六水厂,建设城市应急水源;开工建设经济技术开发区污水处理厂二期、东城产业集聚区污水处理厂二期,建成沙北污水处理厂二期、马沟污水处理厂;启动6个城中村和旧城区改造,实施棚户区改造项目16个,筹集安置房8335套;推进临颍、舞阳两县旧城区改造、新城建设和产业集聚区发展,抓好临颍县、舞阳县“百城建设提质工程”试点建设;改造县乡公路和通村公路300公里,抓好农村安全饮水、农村沼气、农村公路、农村电网等基础设施建设。
生态文明
把节能减排、污染防治作为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抓手,大力发展绿色、循环、低碳经济。
重点实施以下项目:推进冬季清洁取暖工程;加大煤改电、煤改气力度,实施城市和产业集聚区集中供暖;推进22个水污染防治重点项目实施;开展土壤污染防治攻坚;推进城乡生活垃圾、餐厨垃圾、医疗垃圾集中处理;加快农村清洁能源建设;建成天壕新能源生物质热电项目,推进协鑫新能源系列项目建设,建设市区垃圾焚烧发电厂、餐厨垃圾处理厂和建筑垃圾消纳处理场;实施生态廊道提升工程、城市道路绿化景观提升工程和城市绿化细胞工程,推进生态绿城建设;在城乡一体化示范区核心区、西城区开展海绵城市试点;建成牡丹江路10公里地下综合管廊。
社会事业和民生
强化政府兜底责任,实施“重点民生工程”,保障基本民生,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重点实施以下项目:新建、改扩建幼儿园63所;新建、改扩建城镇中小学25所;推进漯河技师学院新校区、漯河食品职业学院扩建、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教园区、市第一中专新校区等项目建设,加快市青少年综合实践基地建设;建成投用临颍县疾控中心、临颍县妇幼保健院、郾城区中医院新病房楼和源汇区公共卫生服务中心;开放市图书馆、市文化馆、市博物馆,规划建设市档案馆新馆;建设农村幸福院100个左右;推进市民之家建设;启动市殡仪馆搬迁;建设完善村(社区)居民健身广场10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