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王 辉
近几年,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城市里养犬热悄然兴起。但是,因养犬带来的问题也不少,恶犬伤人、犬粪污物影响环境卫生、噪音扰民、遛狗不拴绳等时常出现。
6月9日一大早,退休干部叶先生致电本报,就市区养犬问题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叶先生说,公共场所遛狗需严格限制或者严令禁止,因为一些市民携大型犬出现在景区、公交车、游园、广场等公共场所时,不拴犬链,犬只乱窜;有的养犬人携犬只出门,却不清除犬粪;有些养犬人,甚至将犬只饲养在小区居民楼楼道等公共场所。
叶先生说,前些年,我市出台了《关于加强市区养犬管理的通告》。但这只是一则通告,从执行情况来看,效果不是太好。现在看来,仅靠养犬人的自律是不行的,要用强制性规定,规范养犬人及养犬行为。
叶先生去过一些大城市,发现有的城市在养犬管理方面有经验可以借鉴。
叶先生说,加强对家庭养犬特别是城区养犬情况的登记管理,做到犬只信息与犬主信息捆绑备案,以备查询;无论是否已领取养犬许可证,只要所养犬噪音过大,影响周围邻居休息、生活,有关部门应及时处理,或者责令养犬人消除影响。除了出台合理、可行的法律法规,也要明确具体的执法单位,防止出现市民无处投诉、有关部门推诿的情况。
“从市民安全和改善人居环境来看,城市犬只管理急需加强。”叶先生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