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颍县台陈镇海子龚村共有220多户1200多口人,党员28名。海子龚村因村内地势低洼,方圆四周积水容易倒流村内形成水坑,加之村内姓龚的人家较多而得名。
该村常年在外打工的人有100多口,农闲打工人口占总人口的40%。村里农业种植以小麦玉米为主,套种辣椒、大蒜等作物。
4月18日上午,阳光明媚,记者跟随驻村第一书记罗永军来到临颍县台陈镇海子龚村,走在平坦整洁的水泥道路上,看着阳光下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不由得让人心情愉悦。村里的老人、孩子在广场上晒着太阳、悠闲地散步,村民们纷纷向记者讲述村里发生的变化。
村容村貌变了样
“罗书记来到俺村可为俺村做了不少好事。”“看看俺村现在,你想不到之前环境是脏乱差的样子。”村民们你一言我一语地对记者说道。
据了解,海子龚村之前的道路是土路,交通不便也制约了经济的发展。“以前我们出去不方便,外边的人想进村也不容易。”村民龚富民对记者说,原来的土路坑坑洼洼,下雨天必须穿胶鞋,要不就没法走,如果坐出租车回村子,司机听到是海子龚村都不愿意来,有时要多加钱司机才肯来。那时候,村子里的蒜、辣椒由于道路状况差都运不出去,影响了村里的经济发展。
2016年2月,罗永军作为驻村第一书记来到海子龚村,对村子当时的状况,罗永军暗下决心一定要进行大力整改、改善村民的居住环境。罗永军根据海子龚村基础设施建设落后的实际情况,广泛征求群众意见,与村“两委”班子一起制定了海子龚村发展规划。
2016年3月,罗永军协调资金开始修建村内主干道路和通村公路。2016年底,村里的道路全部修建完毕,基本实现了村内户户通。另外,罗永军还协调资金,修建了文化广场,并协调相关部门安装了健身器材8套。如今村民们总是悠闲地在文化广场锻炼身体。
正在文化广场锻炼身体的村民龚朝业告诉记者,之前村里的下水道不畅,夏季大量滋生蚊虫,严重影响村民生活,罗永军来到村子后协调资金修建了排水沟渠,并在主要街道种植了绿化树木,解决了村民的排水问题又美化了生活环境。同时村里还经常开展“清洁家园”宣传活动,提高村民的保洁意识,建立健全了保洁制度。如今的村内街道干净整洁、村容村貌焕然一新。
“俺家就在村委会旁边住,原来的村室是个荒坑,现在村里环境变化大,荒坑填平后在上面建起了文化广场,过年的时候别人来走亲戚都找不到俺家在哪了。”村民龚富民笑着说,很多外出打工的村民过年回来都夸村子越来越漂亮了。
文明之风满村庄
自从罗永军来到海子龚村后,村里道路两旁的墙壁挂上了文明宣传画、村民们的广场舞跳了起来、互帮互助的村民越来越多,村里的文明之风盛行。
“做文明村民,创美好家园”,这是记者在海子龚村村室对面的墙壁上看到的宣传标语。走在村子里,墙壁上宣传孝道的标语吸引了记者的注意。“支持父母业余爱好”“常带爱人、孩子回家看看”“亲自为父母做饭……”这些简单朴实的宣传标语时时刻刻在提醒着村民“尽孝道”应该如何去做。村子里好孝子、好婆媳、好邻里越来越多,村民之间的关系也越来越好。
如今每天晚上,村民都会在文化广场上跳舞,开展文化活动。闲暇之余打乒乓球的、健身的多不胜数,每人脸上都洋溢着发自内心的笑。村里还建立健全了保洁制度,并聘请保洁员2名,每天准时对村中主要街道定时清理。环境影响人,如今村民们不再随意乱丢垃圾,而是每天收纳好放至门前,定时有人收集。
环境好起来,精神文明树起来。村民马付叶说道:“我家里有病人,那天我去医院走得急,门都没关,晚上回来才想起来,可家里啥都没少。”
马付叶的经历虽说只是一个个例,但却很能反映问题。村中治安稳定,村民之间矛盾少了,和谐家庭、和谐邻里多了起来,村民文明素质也渐渐提高。
“俺村环境越来越好、发展地越来越好,俺们自然都更加讲文明、有素质了。”马付叶笑着说,如今村民们走在村子里看到地上有垃圾都会随手捡起。谁家有困难需要帮助都会主动去帮忙。海子龚村文明新风、和谐之风盛行。
增强组织凝聚力
罗永军来到海子龚村之后,着眼强化村“两委”建设,他把抓好村党员干部素质教育放在突出位置,深入到村干部、党员和贫困户家庭了解基本情况和村“两委”工作情况,摸实情、察民意,与村干部共同研究加强领导班子和党员干部建设的方案。帮助村党支部开展党员“争先创优”活动,完善村务公开、党务公开制度,通过一系列的活动开展,海子龚村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不断得到加强。
在海子龚村村室的二楼办公室内,记者看到配备的2台电脑、2台电视机、4套办公桌椅、1套投影仪等物品。罗永军在走访中了解到海子龚村学习场所、教育设备等硬件设施不是很完善后,他按照村党员群众服务中心和村委会规范建设的统一要求和标准,自筹资金,为村委会配备了这些物品,并且还新建了村民娱乐活动场所,安装乒乓球台、文化知识宣传栏等,使村支部组织活动和学习有场所、村民休闲健身有场地。
在村室二楼的会议室内,记者看到墙上挂着《党员干部学习制度》《村务公开制度》《发展党员制度》等规章制度,村支部书记龚冠军告诉记者,在平时的驻村工作中,罗永军积极参加村“两委”班子会议,认真研究加强村“两委”班子建设的意见,按照建设“五好”党支部的要求,帮助村支部建立完善各项制度,同时坚持制度上墙,不断提升村“两委”领导班子和全村党员干部的民主法制意识,做到民主治村、有章可循。
64岁的村民龚明坤是村里的老党员。“俺们经常开展全村党员干部学习活动,现在大家都十分积极地来参加。”龚明坤说,罗永军来到村子后,组织召开的党员干部民主生活会上,他总是严格落实党内政治生活的各项制度,村里全体党员同志党性意识得到了进一步加强,村支部的凝聚力得到了进一步提高,全村28名党员干部都受到了教育,创新了观念,增长了知识。
立足实际促发展
在采访中,记者跟随罗永军和村支部书记龚冠军来到村头一片田地里。“这是俺村的1100亩高标准农田。”龚冠军对记者说,这是罗书记协调资金为村里修建的,主要是围绕村里辣椒、大蒜等特色农业生产,加强农田水利配套建设,对村里的1100亩农田按照高效农田配套标准,将电网、沟渠、田间道路、机井全部建设到田间地头,打造成了旱能浇、涝能排的高标准农田。
村民祁翠芳和王会景正在地里忙着,看到罗永军,热情地招呼着:“罗书记,来啦。”“来帮帮忙。”罗永军也不含糊,撸起袖子,拿起生菜苗便熟练地种了起来,并开玩笑说道:“这和我种红薯是一个种法呀”。记者在他们的交谈中了解到,祁翠芳是村中种植大户,包了50亩地,辣椒、菜椒、豆角、生菜、大蒜,啥都种,并且还提供了七八个工作岗位,使村里人不出门就能工作,顾家挣钱两不误。祁翠芳说:“现在好了,不怕旱不怕涝,才能放心地干,不跟以前似得,只能听老天爷的。现在地头不远处就能浇水了,收入能保障。”
对于罗永军为村里办的实事,村支部书记龚冠军和村干部赞不绝口。但罗永军却认为经过一年多的冲刺发展,虽然有了一些成效,但离上级要求及村民期许还有差距。下一步要加快产业发展的步伐,重点带领村民富起来,加强特色经济作物的扶植及技术指导,特色中谋发展。
明确了下一步工作方向,罗永军表示要立足实际解决问题、实事求是为群众办事。“要加快产业发展的步伐,重点带领村民提升产业品质,加强对辣椒、大蒜等特色产业的种植指导工作,在特色产业上提质增效,保证村民收入稳定增长。”对于接下来的工作打算,罗永军告诉记者,还要抓好脱贫工作,加大对贫困户的指导帮助力度,通过产业或政策带动使其早日脱贫。最后仍然要加快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步伐,按照美丽乡村建设的标准,对村里的主要干道进行绿化、亮化、美化,开展环境卫生整治活动,努力改善海子龚村人居环境。
“接下来,继续踏踏实实地和村‘两委’、群众一起努力,相信在大家的努力下海子龚村的明天会更好。”罗永军说。
主办
市委组织部
市驻村办
漯河日报社
执行
漯河晚报
本版文字、图片由本报记者王海防、见习记者杨淇、实习生李宜书 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