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图 本报记者 杨 旭
“我晨练时不小心把钱包丢了,没想到不一会儿就有人按照钱包里证件上的电话号码给我打过来电话,把钱包还给了我。真是太感谢他了!”6月13日,杨民权老人联系本报记者说,这位拾金不昧的好人也没有留下姓名,他想通过本报向他表达谢意。
杨民权老人说,6月11日清晨5点左右,他正在市科教文化艺术中心广场晨练时接到一个陌生电话,对方称捡到了他的钱包。他一摸兜,这才发现自己的钱包不知道啥时候已经丢了。
“对方直接叫出了我的名字,问我是不是钱包丢了,又问我钱包里都有什么。我告诉他,里面有几百元钱、几张银行卡和购物卡,还有身份证等证件。他就让我去广场东边找他拿钱包。”杨民权说,他赶紧来到对方说的地点。见到对方后,核对了钱包内的物品,对方把钱包交还给了他。他想问问好心人的姓名,对方这是说,这是应该做的,不肯说。
杨民权称,这位好心人看起来有40多岁,交还钱包时只是说:“我是在证件上看到了你的电话,这是你的钱包吧,请你收好。”接过钱包的杨民权很感动,但只来得及向好人说了句“谢谢”,对方就匆匆离去。
回到家后,杨民权当即写了一封感谢信,想向好心人表示感谢。他试图通过短信询问对方的姓名和工作单位,可是两天过去了,却没有得到回复,他写好的感谢信也一直没能寄出。
满腹感激之情无法表达,杨民权想到通过记者向好心人再次说一声谢谢。6月13日上午,记者根据杨民权提供的电话号码联系上了这位好心人,记者说明情况后,对方只说了一句“这只是一件小事,应该的”,便挂断了电话。
“虽然我不知道他的名字,或许也不会再遇到他,但他这样的行为让我特别感动。特别是我市正在创建文明城市的当下,这种拾金不昧的精神更加值得发扬光大。”杨民权说。
反映
采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