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郝河庆)河南坠子源于河南,是一种极具浓郁地方特色的传统曲艺形式,约有一百多年历史。日前,在中国曲艺家协会举办的河南坠子全国征集评比中,我市文联演员姜华表演的河南坠子入围展演,开辟了漯河曲艺事业的新篇章。
6月13日,记者从市曲艺家协会获悉:日前,中国曲艺家协会组织专家在全国范围内征集河南坠子,筛选评比中,我市演员姜华表演的节目《带着婆婆去改嫁》在全国选拔的20个节目中获得了第八名的好成绩,将参加6月27日至29日在平顶山举行的由中国曲协河南省坠子艺术委员会、河南曲艺家协会主办的第二届全国优秀坠子节目展演。
据悉,共有200多个节目参加了这次评比,主办方评出的20个入选节目中我省占了13个,姜华表演的节目获得了第八名的好成绩。13个节目中,演员年龄从30岁到70岁不等,年龄跨度非常大。在这些人中,出生于1978年的姜华可以说是年轻人。她此次参加评比的节目《带着婆婆去改嫁》由真实事件改编,人物原型就是源汇区空冢郭乡道德模范王淑贞。评委在对姜华的作品进行点评时,一致认为作品题材新颖、剧情真实,演员唱腔到位、吐字清晰,节目中婆媳两人的性格对比也很鲜明。
当日,姜华接受采访时告诉记者:“我从小就开始学习戏曲表演,是专业的戏曲演员,虽然刚刚接触河南坠子不到三年,但是这次的比赛却让我深深体会到河南坠子的魅力,也更有信心在这条路上走下去。”姜华对记者说,河南坠子的特点就是接地气,通俗易懂,能够根据真实事情改编,而且调门好听,因此很受观众喜爱。姜华表示,今后会一直继续坚持下去,为弘扬河南坠子做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