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图 本报记者 吴艳敏
“老旧小区旧貌换新颜,居住环境好了。”
“道路干净整洁,交通秩序井然。”
“随处可见的公益广告,成为城市文明的宣传窗口。”
……
这一系列的变化都源于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简称“创文”),这些变化的背后是召陵区全区干部群众无怨无悔的付出、群众全力以赴的支持和攻坚克难的决心。
六项措施 助力“创文”
为让更多的居民参与其中,召陵区“两城同创”办联合相关部门在社区开展六个创建工作。
创建和谐诚信社区。按照《漯河市民文明公约》和《漯河市民文明行为规范》,组织开展社区邻里节等各类创建活动,在社区中广泛开展“文明家庭”、“文明楼院”、“社区好人”等评选活动,进一步增强居民的文明素质和文明意识,形成助人为乐、见义勇为、帮困助弱、邻里团结、尊老爱幼、家庭和睦的良好社会风尚。
创建学习创新社区。在社区内建宣传栏、阅报栏,利用市民学校开展公民道德教育,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完善社区教育网络,加强老年教育和再就业培训。建立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未成年人教育网络,加强未成年人的校外教育和管理。在社区成立居民道德评议会,集中解决与社区居民息息相关的“道德事”。
创建优质服务社区。建立完善便民利民服务网络,实现便民服务全覆盖。积极开展精神文明建设、社会救助、老年服务、再就业服务、社区安全和科普等工作,用好管好社区公益性服务设施。鼓励和支持社区志愿服务活动。
创建绿色环保社区。积极开展“绿色社区”创建活动,重视环境、生态和资源保护。不断加强居住区域规划与管理,坚决杜绝违章搭建。认真搞好社区的美化、绿化,无占绿、侵绿、毁绿现象。广泛开展群众性爱国卫生运动,定人定时清理垃圾,宠物饲养管理规范。
创建康乐愉悦社区。依托社区文体场所,开展文艺辅导培训,举办文艺展演展示。组织各种文艺演出、图书科技进社区等文体活动,使社区文化呈现“周周有活动、月月有演出、处处有亮点”的生动局面。健全完善社区体育服务网络,加强社区体育骨干队伍建设,加快社区体育设施建设,提高社区体育服务水平,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适合社区居民参与的全民健身活动。
创建平安温馨社区。广泛开展法律咨询、普法宣传展览、法律援助等活动,及时化解社区居民的各种矛盾和问题,维护社会稳定。紧紧围绕普及与居民生活息息相关的法律常识,举办普法教育成就展览,加强对青少年的法律知识普及教育,为居民安居乐业、社区和谐安定提供良好保障。不断强化社区的综合职能,健全各项规章制度,落实社区各项治安防范、管理措施,通过丰富多彩的创安活动凝聚人心,促进社区的平安建设。
人人参与 打牢基础
各级文明单位按照“以人为本、为民创建”的原则,深入社区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教育活动,重点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公民道德建设、创建全国文明城等应知应会的基础知识,号召和动员居民理解、支持、参与创建文明城市工作,自觉遵守文明行为规范,达到提升社区居民文明素养和社会文明程度的总目标。如今,社区、广场随处可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公民道德建设等宣传标语。
“小区、楼宇、街边公园随处可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讲文明树新风、勤俭简约等主题的公益广告,位置醒目、设计精美,成为城市一道风景线,在潜移默化中融入‘创文’,感受无处不在的文明气息。”家住天桥街附近的居民刘女士深有体会地说。
“原以为‘创文’都是政府的事,没想到是我们老百姓唱主角。”家住解放路附近的王平对此感受颇深。
“‘创文’工作事无巨细,特别是背街小巷、小区内部等地,很容易出现小问题、新问题。所以,我们不仅要把监管力量发动起来,还要发挥群众的主力军作用,让他们参与进来。”区“两城同创办”相关负责人说,通过用群众的力量监督身边事、带动身边人,把每个细微的部位都管好、管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