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专版
本版新闻列表
 
下一篇
2017年6月19日 星期

老爸,今天是你的节日

李永辉(右)和父亲一起翻看手机中的照片。

今年6月18日,是父亲节。这个如今已广泛流传于世界各地的节日,寄托着人们对父爱的无尽赞颂与感念。坚实深沉又厚重宽广的父爱,如英雄般守护着我们的成长。在这特别的日子里,本报推出“父爱如山”特别报道,让我们再次用心体会,去发现世间最美的父爱!

编者按

□文/图 本报记者 于文博

“父亲节”,有多少人知道,他们又是如何度过的?父亲,在大家心中是怎样的存在?6月18日,记者对此进行了采访。

回家陪老爸过节

市民李永辉今年39岁,是一名语文老师。因为性格内敛,前些年,他一直不好意思给父亲过节日。今年,他第一次给父亲过了“父亲节”。

当天上午,在市区建设路李永辉父亲李新要的小商店内,记者见到了李永辉一家三口和他的父亲。父子俩一个向顾客介绍商品,一个收钱,配合默契。李永辉的儿子李奕延12岁了,他偎在爷爷和爸爸身边,说着身边的趣事。“早上八九点,我们就过来了。”李永辉说,父亲最喜欢子孙在身边,今天是“父亲节”,他希望做一些能让父亲开心的事情。下午,他还要和妻子、儿子一起,去看望岳父。

李永辉的父亲李新要68岁,身材清瘦,爽朗豁达。从小到大,父亲在李永辉眼中,是一个吃苦耐劳、特别有担当、为家庭默默奉献的人。潜移默化,这些品质对李永辉产生了深厚的影响。儿子为自己过“父亲节”,李新要特别高兴:“能看到他们,知道他们过得好,我就很高兴。”

专门为老爸做顿饭

赵丽今年28岁,在她心中,父亲沉稳,不善言语,做事有原则。在孩子的教育上,父亲一直教育孩子要独立,要善良,要有自己的事业。

几年前,赵丽的生活和事业都陷入了低谷,父亲看到每天萎靡不振的她,感到很心痛。言谈中,父亲告诉她,要坚强,要独立,要挺过去。“当时,爸爸的话给了我很大的力量,支撑我一步一步走出来,无论生活怎么样,他就是我最坚实的后盾,只要爸爸在,我就没啥好怕的。”赵丽动情地说。

赵丽第一次知道“父亲节”,是高二的时候,看到有人在当天给父亲送礼物,才知道“父亲节”这个节日,从那以后,每年,她都要给父亲过节,送的礼物包括鞋子、手表等,每一件都是她精心挑选。今年“父亲节”,她打算亲手为父亲做一顿饭,慰劳父亲多年的辛苦。

感恩父爱伟大

在市区文化路双汇广场,记者遇到了张先生,他今年60岁,五年前的“父亲节”,儿子忽然要请他吃饭,说要庆祝“父亲节”,通过这件事,张先生才知道“父亲节”的存在。

“我父亲早些年已经去世了,我印象中,他是一个很强势的人,对孩子很严厉,当时我们家中六口人,全靠父亲养活,他每天埋头苦干,为了我们,辛劳一辈子,最后没享啥福,就离开了。”提起父亲,张先生的眼睛充满了怀念,他告诉记者,如今,他常在心中想念父亲,希望天堂里的父亲能过得轻松、幸福。


下一篇
Copyright@1984-2006 China water transport. All Rights Reserved.
漯河日报社 版权所有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