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教育时空
本版新闻列表
 
下一篇
2017年6月19日 星期
召陵区区直幼儿园坚持开展融合教育
让残疾儿童拥有一样的阳光


□文/图 本报记者 于文博

在我们身边,有这样一群孩子,他们身体有疾病或智力有缺陷,他们需要更多关注。这样的孩子如何与普通孩子一样接受教育呢?如何适应与普通孩子的交往呢?召陵区区直幼儿园认为,融合教育是他们的“解题秘籍”。近日,记者对此进行了采访。

接受融合教育

特殊学生变化大

记者走进召陵区区直幼儿园,看到校园内铺满了防摔垫,每一栋建筑都绘有彩色图案,学校装饰得像一个五彩斑斓的童话世界。孩子们在老师的带领下,快乐地唱歌、跳舞和学习。

在这群学生们中间,有一些腿脚不便的孩子,他们行动较慢,需要他人帮助,7岁的丹丹就是其中一位。

丹丹今年7岁,是一名脑瘫患儿,她语言能力发育迟缓,至今无法清晰的用语言表达思想,右边肢体僵硬,行动不便。日常生活中,他们班的小朋友们会积极帮助丹丹。无论上课还是下课,总有一位小朋友紧紧牵着丹丹的手,帮她穿衣服、喂饭等。

“丹丹刚来的时候,连躺下都不会,现在她已经可以自己上床盖被子了。”丹丹的班主任赵丽说。自从入园以来,丹丹的性格也发生了变化,从以前的封闭寡言,到现在的活泼开朗,这令每位老师都觉得欣慰。

融合教育进校园

让每一张笑脸都充满纯真

据了解,召陵区区直幼儿园是2002年建园的,2004年接收第一例脑瘫患儿入园,坚持融合教育已经13年。目前,有在园特殊学生12名,上门送课学生2名。13年间,该园接收了许多特殊儿童,也先后获得“漯河市示范幼儿园”“漯河市家长放心十佳幼儿园”“漯河市幼儿教育先进单位”“河南省巾帼文明岗”“漯河市幼儿教育先进集体”“河南省诚信办学单位”等荣誉称号。

建园之初,该园就以蒙氏教育作为教学基础。融合教育和蒙氏教育有许多共同点,都有着帮助特殊儿童正常化的教育目标。为了达到这个目标,召陵区区直幼儿园开展了各种各样的课程,使教学游戏化、教学手段多样化等。很多特殊儿童经过学习,都有了显著进步。龙龙是一名脑瘫患儿,智力低于普通孩子,经过学习与锻炼,他在今年“六一”儿童节时和其他小朋友一起站在舞台上表演了节目,这让他的父母喜极而泣。

“特殊儿童的身心发展规律与普通儿童是一致的,只是发展速度不同,他们应该享有没有隔离的教育,自然融入正常儿童。”召陵区区直幼儿园相关负责人说。


下一篇
Copyright@1984-2006 China water transport. All Rights Reserved.
漯河日报社 版权所有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